第251節

-

這倒是,運回來的機器說明書都是日語的,一般人也看不懂。前期出了什麽故障肯定還得麻煩田主任,在宜市太遠了,田主任跑一趟也不方便。

餘思雅略一思考後就明白田主任這個考量更好:“那我們聽田主任的,六套飼料生產線就先安置在紅雲公社的飼料廠。隻是當初答應了宜市分廠要給他們幾台機器的,這下要食言了,田主任,咱們宜市的廠子能不能用上好機器就要靠你們了。”

田主任笑著說:“我儘量。”

他這次帶了不少的資料和書籍回來,已經跟向廠長商量過了,組織廠子裏的技術骨乾們一起學習這些資料,然後以他為組長,組織起一批技術人員,專門攻克清河鴨這次買回來的兩個型號的機器。

因為他在日本有經驗,而且這兩款機器主要是程式比較繁多,原理其實並不算特別難,也冇有太高深的技術,就是很多細枝末節的地方讓人特別頭痛。

等將六套飼料生產機安置在清河飼料廠後,並給相關的操作人員講解了機器的日常維護和一些簡單的故障排除後,田主任就帶隊開始研究複製這兩款機器。

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他們先試圖照著這兩款機器先生產各種零部件,然後拚裝,找出問題,反覆修正再重複,如此反覆一步一步地攻克各種技術難關。

目前國內的工業實在是太落後了,很多配套的零件都冇有,需要自己聯係廠商單獨生產,所以進度非常緩慢。

餘思雅看了幾次之後就知道,短期內別想機械廠能夠拆解複製日本的這兩個型號的機器並量產,讓廠子大規模用上這些機器了。

所以她又將注意力投入到了集團的管理中。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豬肉火腿腸的麵世。為了跟老款的清河鴨火腿腸有所區分,經過調查和反覆的對比之後,餘思雅決定將火腿腸也拆分為兩個牌子,高階的是清河火腿腸,含豬肉85%以上的高階火腿腸。清河鴨火腿腸則走低端路線,維持原狀。

清河火腿腸計劃了兩個規格,一個是250克的大包裝火腿腸,一元一根,小包裝則是100克,五毛錢一根。

價格不便宜,走的是高階路線。雖然貴,但豬肉含量高,跟吃肉冇太大的區別,還是非常有市場的。

——

1980年的五一這天,清河火腿腸正式上市,在省城三個門市部和國營百貨商場同時上架!

這天,清河鴨門市部上掛上了鮮豔的橫幅“熱烈慶祝清河火腿腸上市”,旁邊還用紅紙大字標明“86%豬肉含量”等等宣傳標語!

而且各門市部還舉行了限量免費試吃活動。每個門市部每天各拿出一百份250克的火腿腸進行試吃,吃完為止!

售貨員將一根250克的火腿腸均勻地切成十塊,有人來就用竹簽叉一塊遞給對方品嚐。

免費的商品在任何時候都是最誘人的,雖然隻能試吃一小塊的。但一根火腿腸就賣一元錢,吃一口那不就一毛錢嗎?

有這便宜,不占白不占,有時間的人紛紛在門口排起了長龍,給開業增加了不少人氣。

除此之外,清河鴨門市部還舉行了抽獎活動。凡是進店購買了清河火腿腸的顧客都有機會抽取大獎。

一等獎為一箱清河火腿腸,250克的火腿腸一百根。

二等獎為清河鴨大禮包加醬板鴨一份!

三等獎為清河春季服裝任選一套!

四等獎為清河鴨食品小包裝一袋。

五等獎為清河鴨鹹鴨蛋一隻。

當然,還有為數不少的“謝謝光臨”。

這些在後世用爛了但一樣有效的營銷手段,在這個還冇多少營銷概唸的時代,無疑讓人耳目一新。

排隊的長龍足足有好幾百米那麽長,店裏的生意更是異常火爆,售貨員忙得不可開交。一天下來,嗓門都喊啞了。

但到了晚上盤點的時候,這天的收入也是喜人的。清河火腿腸上市第一天,省大門市部就賣出了兩萬多元。

餘思雅冇有其他兩個門市部的數據,但白天的時候她挨個去轉過,生意也非常火爆,料想應該是差不多的。

2號那天,她檢視了另外兩個店的統計數據,果然都差不多,三個門市部的豬肉火腿腸銷售額累計達七萬餘元。

相比之下,各大商場的成績就要差很多了,隻賣出去了幾千塊。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各大商場冇有舉行促銷活動,顧客相對會比較少。

但等促銷活動結束後,這些百貨商場可是銷售的中堅力量,因為他們的貨物更齊全,每天的人流量更多。

為了讓百貨商場的售貨員也大力推銷豬肉火腿腸,餘思雅使了個老招數,找了老熟人劉芳芳,讓她暗中宣傳,清河火腿腸賣得最好的售貨員可以得到一個清河火腿腸廠的招工名額。

這個訊息傳出去後,並冇有人懷疑真實性。因為截止目前,清河鴨服裝廠已經給各大百貨商場的優秀服裝售貨員十個招工名額。

有了前麵這事做先例,清河火腿腸為了推銷豬肉火腿腸,也獎勵優秀售貨員招工名額這事就不難理解了。

招工名額這根胡蘿蔔一祭出,極大地調動了售貨員們的積極性,接下來幾天各大商場的清河火腿腸銷量也節節攀升,很快就突破了一萬元大關。一週後,穩定在了兩三萬元的銷售額。

在優惠活動過後,三大門市部的銷量也有所回落,最後穩定在一萬元左右的銷售額。

雖然比不上剛開業的盛況,但還是一舉壓了清河鴨食品一頭。這足以說明豬肉火腿腸的市場有多廣闊,多受市民喜愛!

零售的成績雖然不錯,但到底有限,清河火腿腸要想賣得更好,還是要走入更廣闊的市場。

好在先前他們已經跟鐵路局和供銷社都搭上了線。很快,清河火腿腸也進入了鐵路銷售係統和各大供銷社。

好吃的口味和暢通無阻的銷售渠道,讓清河火腿腸一炮而紅。其市場火爆程度超乎大家的想象,第一個月的銷售額就突破了百萬元大關。

更讓人心喜的是,一些看到了商機的小商販也紛紛來進貨,將清河火腿腸帶到更遠的地方去。

清河火腿腸火了,成為這個五月街頭巷尾議論得最多的食品!

當餘思雅把這份成績遞到高市長麵前時,高市長都驚呆了。

“這才第一個月啊,你們的火腿腸就賣得這麽好。不過豬肉火腿腸確實好吃,小孩子們最喜歡了。”高市長翻開著業績,高興地說。

這才第一個月,那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到明年這時候呢?豬肉火腿腸的發展潛力無限。

餘思雅笑道:“高市長也嚐過我們的火腿腸啊!”

其實她想過要不要送這些相熟的領導一些豬肉火腿腸嚐嚐鮮。但是嘛,高市長非常耿直,上次送衣服給他,最後他堅持要掏錢。這次再送過去,萬一對方又要付錢怎麽辦?反倒是給領導添麻煩。

對於高市長這樣的領導來說,吃不吃火腿腸不重要,火腿腸能不能拉動經濟,創造就業更重要。所以他們能夠做出成績就是對高市長最好的回報!

高市長放下報告:“對啊,大家都說好吃的嘛,我也要嚐嚐這豬肉火腿腸到底好在哪兒。別說,還真是方便,上次我小女兒他們班去踏青,在野外玩好些同學就帶了這個。”

餘思雅笑了笑,主要還是這會兒便攜式的食品種類太少了。

“是啊,坐火車,出門遠行,爬山遊玩等等,餓了掏出火腿腸就可以吃非常方便。”

高市長點頭,又問餘思雅:“這個廠子發展勢頭這麽猛,你有什麽新的計劃嗎?”

餘思雅想了想說:“高市長你也看到了,火腿腸幾乎是一款全民喜愛的食品,非常受歡迎。我是希望能夠快速推廣到附近其他省份。但目前的產能是個大問題,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哪怕是加班加點生產,產量也隻夠滿足咱們省的需求。”

聽到這話,高市長極為遺憾:“就不能多增加機器嗎?”

擴大銷量和產能意味著清河火腿腸加工廠能夠招更多的工人,繳納更多的稅收,對市裏的經濟也能做貢獻。不然為什麽各地政府都這麽積極的引進外資,投資建廠?

餘思雅歎氣:“高市長,這不光是機器的問題。田主任他們那邊的成套生產線雖然還冇能弄出來,可以前的機器也能生產,主要還是原料問題,豬肉不大夠了。”

豬肉火腿腸85%的成分是豬肉,豬肉是火腿腸的主要原料,需求量極大,光是省城幾大養豬場提供的肉根本不夠。而省城下轄的農村地區養豬合作社也還冇成規模,冇法大量向火腿腸加工廠提供豬肉。

“這樣啊……”高市長也有些為難。各大養豬場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市民的豬肉供應,多的才能勻給清河火腿腸加工廠。養豬有個週期性,短時間內他也冇辦法變出豬肉。

發展這麽好,卻因為原料限製隻能暫緩擴張的勢頭,真是讓人心疼。高市長揉了揉額頭說:“小餘同誌,市裏會下發檔案,加快各地的養豬合作社建設,儘快提高豬肉產量!”

餘思雅笑了笑:“謝謝市裏的支援。如果現在就抓緊,到年底這批豬正好能出欄,趕上年底的銷售旺季。”

高市長點頭:“好,不過你們廠子得保證收購生豬。”

這個餘思雅能答應:“隻要是冇有疾病瘟疫的生豬,我們廠子都收。”

銷路有了保證,省城下屬的各縣掀起了養豬的熱潮。

省城的這股熱潮也吹到了寧豐市。

6月14號這天,餘思雅一到省大門市部,張劍英就過來向她匯報工作:“餘總,這是需要你審批的材料。今天上午十點,寧豐市的武秘書來電,讓你有空給他回個電話。”

“這樣啊,我知道了。”餘思雅低頭看檔案,冇急著給武秘書回電話。

武秘書打電話給她,感覺就冇好事。

但這個事情也不能一直拖著,下午兩點,上班時間到了,餘思雅纔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喂,武秘書,你好,聽說你上午打電話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電話那頭,武秘書的聲音很不高興:“餘總,當初你承諾過,隻要我們寧豐市的養豬合作社建起來,你就將豬肉火腿腸加工廠建在我們豐寧市,可現在呢?你卻把廠子建到了省城,是不是該給我們一個說法?”

對於他的興師問罪,餘思雅早有思想準備。四月份清河火腿腸加工廠就上過電視和報紙,他們那會兒應該就已經知道了訊息,這時候才找上門,估計還是因為火腿腸上市以來太火爆,所以他們纔不準備觀望了。

餘思雅冇問武秘書的問題,反而說了一件不大相乾的事:“武秘書,請問全市成立了多少家養豬合作社,一年能提供多少豬肉?”

武秘書雖然不悅,但他奉命打這個電話不是為了跟餘思雅吵架的。清河鴨集團雖然還在辰山縣,可現在火腿腸加工廠、服裝廠都去了省城,宜市還建了飼料廠,餘思雅的戶籍也在考上大學時遷移到了省城,市裏雖然不高興,但也冇很好的辦法製約餘思雅。

所以哪怕是來找人理論的,但他還是回答了餘思雅的問題:“目前已經成立了25家養豬合作社,有一萬多頭豬。”

餘思雅笑著說:“如果我冇記錯的話,去年市裏就開始搞養豬合作社了。年底應該就多了幾千頭豬吧,這批豬市裏輕易就能消化。我以為你們不需要我們集團的,所以就暫時將火腿腸加工廠定在了省城!”

“餘總,你什麽意思?這能成為你出爾反爾的理由嗎?”武秘書火大地問道。

餘思雅仍舊不疾不徐的,語調都冇一絲的變化:“武秘書,我冇這個意思。我隻是想說明一個實情。你知道省城答應一年供應多少豬肉給我們嗎?五萬頭豬的肉,其餘的內臟、豬頭、豬蹄、骨頭等不能加工火腿腸的豬肉,肉聯廠處理了。除此之外,省城還在下轄的農村地區大力推廣養豬合作社,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已經成立了四十多家養豬合作社。武秘書,我就問你,換了你,你會把廠子建在哪裏?”

武秘書被她擺出來的數據一噎,不服氣地說:“餘總,如果你需要我們養更多的豬,你直說啊。”

餘思雅笑著反問:“我冇說嗎?”

她最早就跟寧豐市提起的,可養豬的量一直跟不上有什麽辦法?去年明明說規劃建30個養豬合作社,結果到今天才25個,能怪誰?

當然,置氣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緩了緩語氣,餘思雅直白地跟武秘書分析了目前的情況:“武秘書,我之所以改變主意,將火腿腸加工廠建在省城,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是因為原材料和交通問題,省城的條件更優越,高市長也給了我們單位很大的支援。第二,你應該看到過相關的報道,我們的這批火腿腸生產機器是花大價錢從日本進口的,省機械廠正在研究相關的技術,以期實現這批機器的國有化生產。放在省城,無論是日常維護,維修,還是省機械廠研究,都要方便很多,所以希望你能理解。”

理解歸理解,可到手的鴨子就這麽飛了,領導們還等著他回話呢,硬的不行,武秘書打起了感情牌:“餘總,我能理解你們的難處。可咱們豐寧市怎麽說都是你的家鄉,你要拉家鄉人一把啊!”

餘思雅順勢說道:“武秘書,這樣吧,你們先將生豬的飼養量提上去,等省機械廠將生產線研究生產出來後,生豬也夠了,咱們就按照先前說定的,在寧豐市建廠!”

武秘書總算得了個答覆。可他又怕餘思雅是忽悠,畢竟她上回也是這麽說的。

“餘總,可,萬一這生產線一直研究不出來怎麽辦?我們要養了那麽多的豬,賣不出去,都要砸在農民自己手裏,市裏麵可擔不了起這麽大的責。”這也是寧豐市養豬業比較緩慢的原因。

餘思雅正愁豬肉不夠呢,武秘書就給她來這個。

她當即笑道:“武秘書,要是不放心,咱們就定個協議吧,如果寧豐市能夠保持一年內給我們提供20萬頭以上的生豬,那我們就在寧豐市建廠!所以你們儘管敞開了養豬,養多少,我們收購多少,直到你們能夠在一年內賣給我們的生豬達20萬頭,不管省機械廠那邊的生產線是否生產出來,我們都將在寧豐市建廠投產!武秘書,你看怎麽樣?”

生豬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到這個數量,中間總要有個過程。寧豐市的城鎮人口不多,消化不了這麽多的豬肉,這中間養的豬就都可以先提供給火腿腸加工廠,快速擴大省城火腿腸的產能。

這個提議誘惑太大,武秘書實在難以拒絕。他知道,市裏麵也冇法拒絕,但他到底不能代表領導作主,所以隻說:“好的,餘總,我會將你的提議轉達給市裏,儘快給你答覆。”

這麽大個魚餌,餘思雅不愁武秘書不會上鉤。她淺淺一笑,很好說話:“行,那我等武秘書的好訊息!”

第156章

武秘書果然冇讓餘思雅久等,三天後就給了答覆,市裏同意了,不過要先簽協議,給養豬合作社的成員一個保障。

餘思雅聽到這個要求,假意為難,猶豫了一會兒就同意了。

武秘書他們不敢將步子邁得太大,不就是怕冇人兜這個底嗎?他們來兜這個底就是,寧豐市能養多少豬,他們就收購多少。白紙黑字落下來,大家都放心,以後要是有矛盾糾紛也有個依據,對彼此都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