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章 又見量子對撞機

-

巴裡·艾倫語氣堅定地說道:“這道題我會選A!”

比利左右看了看:“額,好像複活賽冇有搶答?”

他話音剛落,答題倒計時就開始了,閃電俠、蝙蝠俠以及星爵都在第一時間拍下身前的答題按鈕,沙讚和黑亞當慢了一步,都有些後悔,萬一有搶答,他們不就失了先機?

然而,他們並未得到任何有關搶答的資訊,幾人麵麵相覷,隻好先給出了各自的選擇:閃電俠、蝙蝠俠以及沙讚都選了A,星爵選了b,黑亞當則選擇了d,也是比較大膽的。

很快,倒計時清零,正確答案也隨之公佈:“恭喜玩家布魯斯·韋恩,玩家巴裡·艾倫,玩家比利·巴特森答題正確,均獲得2點積分;

玩家特斯·亞當,玩家彼得·奎爾均答題錯誤,分彆扣除2點積分。”

星爵後悔的拍大腿,開局不利,開局不利啊!比利·巴特森鬆了口氣,冇有搶答也好,不用擔心一次扣太多分了。

想到這兒,他突然反應過來:“額,對了,複活賽我們要重新積攢積分,如果負分太多,會不會也要受到懲罰啊?”

“好像也冇提到懲罰的規則,或許複活賽冇有設置懲罰?”閃電俠巴裡看了他一眼,說道。

彼得·奎爾這時卻嘿嘿笑著恐嚇道:“不,比利,相信我,以我對問答遊戲的瞭解,好的東西或許冇有,但壞的肯定有!

小心點了,你要負分太多,就該要被電療了!”

比利·巴特森感覺自己被詛咒了,當即梗著脖子道:“得了吧,你還是先小心自己比較好。”

星爵昂首挺胸:“著什麼急,我很快就能追上你了,小子!相信我的運氣好嗎!”

布魯斯·韋恩聞言,沉聲提醒道:“複活賽總共就十道題目,現在還剩下九道,冇有搶答的情況下,落後的想要追上來比較困難了。”

星爵聞言愣了一下,而後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哎,看來這次運氣確實不咋樣。

他們討論的都是題目、積分,此時閃電俠滿心卻都是另一個問題:逆閃電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殺害自己的母親?

即便是另一個平行時空,但涉及到摯愛親人,這對巴裡·艾倫來說簡直是感同身受,代入感太強烈了。

他瞪大著眼睛,死死盯著光幕,等待後續的未來視頻。

光幕中先是給出玩家們的積分榜,然後纔開始播放後續的未來視頻。

視頻一開始就介紹了巴裡·艾倫的悲劇童年。

母親意外身故,父親成了最大嫌疑犯,最終被冠以殺妻罪塞進了監獄,這與一號閃電俠(米勒)的悲劇近乎一模一樣,看來這就是他們閃電俠的宿命點了?

一夜之間失去了父母,小巴裡頓時陷入了無家可歸的窘境,好在這時候被叔叔喬·韋斯特收養。

從此巴裡便在韋斯特家長大,與韋斯特的女兒艾瑞斯·韋斯特一起長大,是青梅竹馬。

時間回到現在,艾瑞斯·韋斯特陪著巴裡·艾倫去星辰實驗室參觀量子對撞機實驗。實驗室的負責人哈裡斯·威爾斯博士登台演講,聲稱今晚將會改變未來!

底下觀眾們也都很識趣的拍手鼓掌,巴裡·艾倫自然也不例外,滿心期待的等待對撞機的實驗結果。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偷偷走了艾瑞斯·韋斯特的隨身小包,巴裡當即追了出去,他跑得很快,追上了小偷,然而身手、體格卻都不如小偷,反而被小偷抓住一頓暴揍。

好在這個時候,一位名叫埃迪的警官出手救了他。由於這個小插曲,巴裡·艾倫的計劃被打破,隻好先回到辦公室觀看電視直播。

量子對撞機這麼大的新聞自然也吸引了很多記者報道,外麵下起了大雨,便有記者在新聞中提到,這場大雨或許會對今晚的實驗造成乾擾。

不過,星辰實驗室那邊倒並未因為這場大雨,而改變計劃。

等待最後實驗的過程中,巴裡·艾倫也冇閒著,打開了戰術板的另一麵,上麵密密麻麻貼著很多的便簽以及手繪的線條、資料。

中間,則是一張閃電俠母親的照片!

很顯然,即便過去這麼久,巴裡·艾倫依舊冇有放棄調查當年那場慘劇。

警方抓走了他的父親,但巴裡知道父親是無辜的,而母親大概率是死於一場超自然現象中!

他要搞清楚,究竟是誰製造了那場超自然的危機?

而與此同時,警局的喬·韋斯特警長根據巴裡提供的情報線索,找到了一處農場。

他和搭檔一起潛入了農場中,結果兩人很快就受到了襲擊,一陣槍林彈雨中,歹徒衝出了屋子,外麵居然有一架農藥飛機接應,直接登上飛機逃脫。

但在臨走之前,歹徒卻還轉身開槍,打死了喬的搭檔。

屋外大雨傾盆,喬·韋斯特檢視了搭檔的傷情後不由麵露悲痛,歹徒槍法很準,打中了搭檔的脖子,這會兒血流不斷,很快就斷了氣。

喬·韋斯特轉眼再看,隻能目送歹徒乘坐飛機飛上了高空,這次的抓捕行動可以說是一敗塗地了。

這時,鏡頭又轉到了巴裡·艾倫那邊,他正在辦公室內等著看新聞直播,卻聽到了一個意外地訊息:這場大雨真到導致實驗室出現了故障,實驗室正準備關閉粒子加速器。

但新聞中的記者話還冇說完呢,窗外便陡然亮起了,一道耀眼的光團在視線鏡頭綻放,巴裡瞪大了眼睛,他認出來那正是星辰實驗室的方向!

好傢夥,量子對撞機這是爆炸了麼?

光幕視頻外,比利·巴特森撓頭道:“這些科學家真可怕,他們就不能小心謹慎一些麼?”

“科技發展本來就充滿了冒險精神。”

布魯斯·韋恩勉強算是個發明家,自然是不認同比利這個未成年的看法,挑眉道:

“我們能享受到的這些高科技產物,最初都源於一次次冒著各種風險的反覆實驗得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把因為科學事故引發的意外,歸結到科學或者科學家們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