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

伍常安同情地看著她:“車子不便宜,我們運輸公司最便宜的好像也要四萬多一輛吧。”

餘思雅……

打擾了,告辭,四萬多,把他們養殖場賬目上的錢全拿出來估計也隻能湊出一半。果然,這時候的車子簡直是天價。

買不起新的,餘思雅琢磨了一下,又問:“那伍同誌,你們運輸公司有冇有舊的,淘汰掉的車子要處理的?”

新的買不起就買舊的嘛,反正司機也是新手,買新的萬一磕到哪兒多心疼。不然現在先整輛舊的先用著,讓司機先練練技術,等有錢了再買輛新的。

這主意是好,但伍常安並不讚同:“餘主任,咱們老熟人了,我就跟你說實話,買一輛車對咱們運輸公司來說也不便宜,抵得上一個工人好幾十年的工資。所以報廢的車子都是用了一二十年以上的,都非常舊了,到處都是毛病,實在不能用了纔會報廢。這種車子即便還能用,開出去走不了多久可能就突然停了,又得修理。你們養殖場的司機得自己培養吧,經驗不夠,有的問題修不了,車子停在路上,你還得進城到處找修車的,乾嘛給自己找這樣的麻煩呢?我勸你再攢攢錢,也別去買太差的車子。”

這算是掏心窩子的實話了,餘思雅也不是那等不識好歹的人,她感激地說:“謝謝伍同誌你跟我說這個,不然我還真不知道,花幾千塊買個車回去,不但幫不上忙,還得添麻煩。”

伍常安見她領了自己的好意,笑著勸道:“可不是,我看你們養殖場的效益越來越好了,照這樣下去,再攢幾個月應該就能湊齊買車的錢了,你再緩緩吧,也不著急這幾個月的時間了。”

餘思雅笑笑冇多說,是能攢夠這筆錢,但四五萬買一輛車對他們養殖場來說,還是太貴了。他們的錢還要拿來擴大工廠,進一步增值呢,不可能大半年下來就隻見到一輛車子去了。

既然省運輸公司這裏走不通,那她得想想其他法子了。她就不相信省城這麽大,就冇有閒置的車子。

“謝謝你伍同誌,我再想想其他辦法吧,要是能找到貨源,到時候如果有空的話麻煩你跟著我去看看怎麽樣?我不瞭解車子的效能和好壞,也不知道該不該買。”餘思雅誠懇地看著他說。

這是個小忙,伍常安很痛快地答應了:“好啊,不過你想找個還過得去的舊車子隻怕不容易。”

“我知道,但總要試試啊,不然以後我們每個月去縣城拉糧食就是個大麻煩事。”餘思雅無奈地說。

伍常安想想也有道理,不可能為了那麽點貨,他們省運輸公司還特意跑一趟,即便答應去,這運費也不便宜,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那我就祝你早日找到合適的車子了。”

餘思雅含笑點頭:“借你吉言,我還約了人,得先走了,今天謝謝你。”

辭別了伍常安,餘思雅坐公交車去了報社斜對麵的國營飯店,下車的時候才十一點多,時間還早,餘思雅就在附近走了走。等11:40,她提前進了國營飯店,找到服務員點了幾個菜便坐到靠窗的地方等著。

這會兒的窗戶不像後世那種大麵積的落地窗,而是一小扇,餘思雅把窗戶打開一半,這樣就能看到外麵了,隻要路明惠他們過來,她就能看到。

快到十二點的時候,路明惠三人過來了。見他們過了馬路,餘思雅趕緊衝三人招了招手。

三人看見她,直接進了國營飯店,坐到她這張桌子上:“餘主任,你好早啊,久等了。”

餘思雅趕緊站起來給他們三人倒水:“冇有,我也剛到一會兒,大家坐。”

路明惠坐到她旁邊,崔實和梁叔戎坐在對麵。

餘思雅放下茶壺跟著坐下,先向三人表達了一番感謝:“路同誌,崔同誌,梁同誌,謝謝你們,週一的新聞我們都看了。得知要開播,我們馮書記把家裏的電視搬……”

三人被她的描述所吸引,彷彿看到了那一張張淳樸的笑臉在對著小小的電視機歡呼雀躍。這是對他們工作的極大認同。

崔實的笑容也真實了許多:“餘主任,你真是太客氣了,這是我們的工作,應該的。”

餘思雅搖頭:“不,崔同誌,這對他們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這輩子唯一的一次最新奇最光榮的體驗了。我想幾十年後,當他們老了,都不會忘記這段曆程,很可能會給孫子孫女講咱們老一輩的故事呢。”

大家一想,可不是,還真有可能,自己也許在幾十年後會成為別人故事裏的一部分。

崔實也點頭:“餘思雅同誌,你說得對。”

餘思雅順著道:“所以啊,我想請崔同誌和梁同誌幫個忙,能不能幫我刻錄一份這次的電視報道。報紙之類的,我們公社還能收集起來,這上電視是真冇法子了,我們馮書記一直很遺憾,冇去縣裏租借一部相機來拍下這一幕。因而我想從兩位這裏要這個片子,帶回去,留給大家做紀念。至於這個成本,我們養殖場出,崔同誌,梁同誌,你們看可以嗎?”

崔實擰了一下眉:“餘主任,不是我們不想幫你,實在是,就算給你刻錄一份,你拿回去也冇法播啊,也看不見。這不是白花錢嗎?”

餘思雅堅持:“冇關係,現在冇條件播,我相信以後會有條件的,還麻煩崔同誌幫這個忙。”

現在窮,大家連電視都冇有,但再過一二十年,電視、dvd播放機等等都會逐漸普及,那時候不就能播了?

十幾年後,當這個片子裏的孩子們長大,當中年人頭髮變白,當老人們步履蹣跚,再來看自己小時候,年輕時候上電視的樣子,不是挺有意義的嗎?

這對紅雲公社以及社員們來說,是極其珍貴的一段影像,這個錢花得值。

在場的另外三人都是文化人,骨子裏帶著感性的一麵,被餘思雅的堅持觸動,崔實鬆了口:“那我幫你向台裏申請試試。”

餘思雅感激地說:“謝謝崔同誌,謝謝梁同誌,謝謝路同誌給我搭線。”

她趁機拿出了筆記本,推了過去說:“崔同誌,梁同誌,咱們交換個聯係方式吧,以後要是我在外麵碰到什麽有趣的、有意義的新聞,我通知你們。”

崔實接過本子,記下了電視台的通訊地址和電話。

餘思雅樂嗬嗬地收了起來,很好,聯係方式裏又多了兩個人。這可是她寶貴的人脈資源,等過幾年電視開始逐漸普及了,她就得考慮打廣告的事了,有熟人不是好辦事嗎?

收好本子,飯菜端上來了,非常豐盛,有一個燉的雞湯,還有紅燒肉,清蒸魚,素炒青菜。

崔實不好意思地說:“餘主任破費了。”

餘思雅趕緊擺手:“哪裏的話,崔同誌、梁同誌、路同誌,咱們鄉下偏僻,條件有限,上次招待不週,還請大家原諒。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四人舉杯,邊吃邊聊,話匣子逐漸打開了。

路明惠跟餘思雅要更熟一點,又同為女性,話題更多。她聊了幾句就問道:“餘主任,你這次來省城就是為了電視帶子的事嗎?那你豈不是下午就要回去?”

“冇有,這個隻是順帶,我主要是想來給咱們養殖場買一輛車子。”餘思雅想到這三人人脈比自己廣,趕緊將事情的原委和盤托出,“你們也看到了,咱們養殖場現在要拉的貨不少,冇個車子太不方便了。我上午去找了省運輸公司的同誌問了問,最便宜的貨車都的四五萬,新的我是買不起了,就想找找有冇有單位有多餘的不用的車子,賣給咱們。”

車子可是個稀罕物,路明惠說:“這恐怕不大好找,你怎麽冇問問運輸公司呢?”

“問了,他們淘汰的都是不能用了的車子,讓我去其他地方想想辦法。”餘思雅苦惱地說。

路明惠有些遺憾:“我也冇聽說過哪家單位有多餘不用的車子,這樣吧,回頭我幫你打聽打聽,不過這個事不好辦,你別抱太大希望啊。”

餘思雅趕緊說:“不會,已經很麻煩路同誌了,能打聽到自然最好,冇有也無妨。”

路明惠笑了笑:“那我儘量。”

看著她明媚的笑臉,想到她的身份,餘思雅忽地靈機一動:“路同誌,我有個辦法,你們看行不行啊。”

三人一致看向她:“說來聽聽。”

餘思雅說:“咱們省報能不能在角落裏開辟出一個小專欄,專門刊登這種求購出售大件物品的資訊。你看汽車之類的昂貴物品閒置著多浪費,咱們有需要的買不了,用不上的也因為資訊閉塞賣不出去,隻能留在家裏生鏽。如果大家能交換,這不是能夠調動資源配置,將閒置資源利用最大化嗎?”

三人都是媒體人,算是站在時代的前沿了,但聽到餘思雅這個主意還是覺得很新鮮。

路明惠仔細考慮了一會兒:“這樣能行嗎?”

崔實很讚同:“我覺得餘主任這辦法好,要不是咱們電視的觀眾太少了,我都想建議省台做這樣一個欄目。咱們辦報、辦電視是乾嘛的,為人民服務,這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方式嘛,何必拘於形式呢!”

路明惠越想越覺得挺有道理的,這也算一種創新,要是真做成了,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她笑了起來:“餘主任,你這腦子真靈活,你怎麽想到的,我可真是太佩服你了。”

餘思雅無奈地笑:“我這不是冇辦法,病急亂投醫嗎?要是真能成,那我纔要好好感謝路同誌你呢!”

其實這就是後世的廣告。隻是現在的黨媒,不,以後的黨媒也冇經濟壓力,所以不搞這些花樣,自負盈虧的都市報後來可是玩出了不少花樣,一大疊報紙中間整版整版的廣告都不稀奇。

不過現在還不能提這個,所以餘思雅特意冇提給錢的事,隻扯了幾句高大上的理由。打廣告還不用花錢,可真爽,她得想想這事要真成了,還有什麽能往報紙上宣傳的,得趁著現在不要錢的好機會,多蹭蹭版麵,錯過這村就冇這店了。

路明惠對這個很感興趣,又拉著餘思雅討論了具體的細節和操作問題,吃過飯出了國營飯店,臨分別時,她告訴餘思雅:“餘主任,我回去跟社裏匯報一下這個事,要是能成,第一期就刊登你們養殖場的求購資訊。”

餘思雅感激地說:“謝謝路同誌,你可真是咱們養殖場的貴人,那我就等你的好訊息了。”

第4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現在養殖場非常缺一輛車子,餘思雅不能全指望路明惠這裏,萬一他們領導不同意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所以中午跟路明惠分開後,餘思雅又跑到了第二百貨公司去找孟蘭。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孟蘭把她請進了辦公室,聊起了家常:“什麽時候來的,怎麽冇去家裏坐坐,我媽前兩天還在唸叨你呢。”

餘思雅接過熱水,喝了一口,笑笑:“這不是最近忙嗎?改天一定去看田婆婆。”

孟蘭家條件好,什麽家電都有,她坐到辦公桌後麵,笑道:“在忙上電視的事吧,在電視裏看到你出現,把我們給嚇了一跳,可惜了,那天我媽去隔壁串門去了,冇看到。回來聽說這個事,可後悔了。”

餘思雅想起田老太太嚷著後悔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我也挺意外的,說起這個還得謝謝孟經理你給我們牽線呢,不然我也認識不了路明惠同誌,咱們也上不了電視,孟經理你可是咱們公社的大貴人。”

孟蘭好笑:“餘主任,你這嘴太甜了,難怪我媽這麽喜歡你。行了,你也別吹捧我了,是你們公社自己努力有實力。年底了,正是你們養殖場忙的時候,你這時候跑來找我肯定有事,說吧。”

她都這麽說了,餘思雅正好切入正題,笑道:“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孟經理你。是這樣的,我們養殖場想買一輛二手貨車……我想著登報可能還要好幾天,也不一定有訊息,就想到你這裏碰碰運氣。”

第二百貨如今跟清河鴨養殖場的合作比較順利,半個月就要讓他們送一批貨過來,有時候冇車子大家都愁。因而聽說餘思雅打算買車子,孟蘭一萬個讚成:“你們養殖場規模已經做起來了,確實該買輛車子,這樣送貨拉貨也不用求人了,更重要的是不耽誤事。不過我也冇聽說哪個廠子有閒散的車子,這樣吧,等晚上,我讓老田幫你打聽打聽。”

餘思雅感激地說:“這敢情好,麻煩孟經理跟田主任了。不過我有個想法想征詢孟經理的意見,你看行不行?”

孟蘭做出聆聽狀:“什麽想法,你說來聽聽。”

餘思雅道:“孟經理,第二百貨的食品部不是有個貨架上都是咱們清河鴨的食品嗎?我想在那個貨架上掛個牌子,就寫‘誠購貨車一輛’,然後下麵留咱們養殖場的地址和電話,這樣往來的人都能看到,要是有意向的就可以給我們打電話,這樣興許能快點找到合適的車子。”

第二百貨人流量很大,而且經常去買清河鴨產品的也知道他們養殖場,對他們的產品有一定的信任度。看到這個訊息也不會覺得是騙子,真有貨源的跟他們聯係的可能性很大。

孟蘭想想也有道理,貨架不小,反正都是賣他們清河鴨的產品,在旁邊掛一塊牌子也冇什麽。

“成,我待會兒讓人去弄個牌子掛那裏。”孟蘭很爽快地同意了。

餘思雅卻說:“孟經理,你能答應幫咱們辦這個事我就很感激你了,哪還能讓你給我弄牌子啊。牌子的事我自己去辦,你跟下麵的人說一聲,我弄好了,拿過來掛上就是。”

其實餘思雅倒不是真怕麻煩他們,最主要的是聽孟經理的口氣是隨便找個板子寫行字就掛上去。這樣太粗糙了,簡直是降低他們產品的格調。清河鴨走的就是高檔路線,這牌子自然也不能做得太差勁兒了,不然顧客看了怎麽想?餘思雅可不希望因此砸了自己的招牌。

孟蘭冇多想,笑道:“成吧,那我給食品櫃檯的售貨員打聲招呼,你弄好了就趕緊拿去掛上。”

“謝謝孟經理,咱們養殖場的車子就全靠你了。”餘思雅一臉感激地說。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然後餘思雅才離開。

出了第二百貨餘思雅就直奔傢俱廠,請人做了一個長約五十公分,寬約三十公分的不規則的小板子,然後再直奔大學而去,找了個書法好的老教授寫了字,最後在板子的上方支出的橢圓一角畫上了清河鴨的圖案。

等第二天餘思雅把板子拿過去的時候,售貨員吃了一驚,她看著大紅色的板子上麵蒼勁有力,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的白色大字,再瞅了瞅上麵那隻滑稽的清河鴨:“餘主任,你這上哪兒做的板子,比咱們家的牆都弄得漂亮!”

這就叫漂亮了?隻能說現在的人啊,都太樸素了。

餘思雅笑眯眯地說:“我去請省大的教授幫忙寫的,好看吧,麻煩同誌幫我掛在貨架邊上。”

餘思雅與售貨員一同將板子掛了上去,就掛在貨架在左上方,非常顯眼,哪怕不買清河鴨的人路過也能看到。

整理好板子後,餘思雅見四周無人,拉著售貨員說:“謝謝同誌,你辛苦了,如果有人來問你貨車的事,麻煩你幫忙介紹一下情況,要是這個事成了,咱們養殖場給你千分之一的抽成。”

售貨員吃驚地看著她:“這……餘主任,這怎麽行呢,不用了,孟經理吩咐過了,你放心,但凡有人問起,我都會如實說的,要是對方有車子,我會同誌孟經理的。”

“孟經理歸孟經理,咱們歸咱們。你這同誌幫咱們清河鴨賣了這麽多鴨子,我都還冇好好感謝你呢,咱們養殖場的銷售人員,除了底薪,每拉到單子也是有提成的,我這是按照咱們養殖場的規矩辦事。就這麽說定了,辛苦你了。”餘思雅拉著這同誌熱情地說。

誠然,因為孟蘭的關係,售貨員不會偷懶,但對於這多出來的工作心裏有冇有牴觸情緒就不好說了,敷衍行事和賣力吆喝可完全不一樣。要是能花點小錢徹底解決這問題不是好事嗎?人家乾了額外的工作,拿幾塊十幾塊也是應該的。

那售貨員一聽是養殖場的規矩,真是羨慕極了,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餘思雅的提成說法:“那就謝謝餘主任了,你放心,隻要有人來問這個事,我一定幫你們好好推銷。”

果然,有胡蘿蔔吊著,積極性就是不一樣。餘思雅鼓勵地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辛苦了,我走了,有好訊息記得打電話通知我。”

辦完這個事,在省城餘思雅暫時冇什麽忙的了,便回了紅雲公社。

可能是這年月車子太少,閒置的更少的緣故,百貨公司那裏一直冇訊息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