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

餘思雅頷首:“嗯,回去吧,跟你家裏人好好商量。”

這段小插曲餘思雅也冇太放在心上,直到文英第二次拿來了名單,餘思雅在上麵看到馬冬雲的名字,猶豫片刻,在她的名字下麵打了勾。

最後餘思雅挑出了六個女同誌,讓他們來公社麵試。

麵試第一關,餘思雅讓他們寫一份五百字的報告,總結公社去年的婦聯工作。

考覈了文化水平後,她又挨個跟她們麵談。

這些姑娘和婦女都挺靦腆的,看到餘思雅就很緊張,話都有些結巴。相較之下,馬冬雲是最大膽的那個了。

最後輪到馬冬雲,餘思雅問她:“我上次問你的問題,你想好瞭解決的辦法嗎?”

馬冬雲用力一點頭:“我男人說了,他支援我的工作,以後他多照顧家裏,兩個孩子先跟著他上工,等大些就送到學校。”

說完,期盼地看著餘思雅。

餘思雅翻出她的筆試,文字簡練,對去年婦聯的工作總結得也算到位,看樣子,她平時冇少關注養殖場的事。

“你以前去養殖場應聘過工人嗎?”餘思雅問道。

馬冬雲不好意思地點頭:“我去應聘過銷售,冇通過。”

她還想去當飼養員,但人家隻要烈屬,她冇資格。

餘思雅綜合衡量了一下,決定給她個機會:“其實這次婦聯招乾事,主要是給我招助手,幫我打下手,跑腿。你膽子比較大,跟在我身邊比較合適。”

聽到這話,馬冬雲蹭地抬頭,驚喜地看著餘思雅:“謝謝餘主任,謝謝……”

餘思雅舉起右手:“你先別謝我,我話還冇說完,我不會把你招到婦聯,你要是願意,去養殖場,名義上是做辦公室文員,但最主要的工作相當於我的秘書。”

婦聯這邊是乾部編製,文英明顯不大願意要馬冬雲,餘思雅不想勉強她們雙方。養殖場那邊她說了算,而且就馬冬雲敢跑到婦聯來找她這事看,也不是規矩的人物,這樣的人放在養殖場,以後更能發揮她的所長。

馬冬雲纔不管什麽婦聯還是養殖場呢,她隻知道她應聘上了,以後就是吃公糧的了,讀了那麽多年的書,雖然冇上成大學,但好歹也坐了辦公室,跟筆桿子打交道,總算冇白念。

“謝謝餘主任,謝謝餘主任……”馬冬雲歡喜地說。

餘思雅微笑著說:“不用謝,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到養殖場報道。我先說好,跟著我乾非常累,也很辛苦,但以後出頭的機會也更多,你如果能好好表現,那就一直跟著。如果不能,那以後就留在養殖場管打雜吧。”

餘思雅先給她打個預防針,別以後出遠門了又說不行。

馬冬雲鄭重地點頭:“餘主任你放心吧,我知道你顧慮什麽,你放心我一定不會在工作上拖你後腿。”

“好,我相信你。”餘思雅含笑點頭。

馬冬雲上班後,餘思雅交給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督工,建廠房這麽大的事,雖然有圖紙,但也要經常有人盯著,以前都是餘思雅在做,馬冬雲來了之後,餘思雅就把這事交給了她。

這樣餘思雅就有更多的時間琢磨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了。

因為現在冇什麽器械,修房子全靠人工,工程進度很緩慢,效率極低,兩隻施工隊花了足足兩個多月才將房子修好。這時候,天氣已經進入了炎熱的六月。

新建的廠房寬敞明亮,瞬間一躍成為公社最亮眼的建築,引得不少孩子特意跑過來看新房子。

竣工的那天,餘思雅請了馮書記過來視察新廠房。

新的廠房鑲嵌著大片的玻璃,采光很好,地麵上塗了水泥,光滑乾淨,比很多人家的灶台都乾淨。

馮書記看過之後也不由得點頭,雖然花了錢,但不得不說,這個錢花得值。他們一窮二白的在全縣都屬於落後的紅雲公社也有了自己的廠房,這一刻,馮書記的眼眶也不禁濕潤了。

從一樓轉到二樓,每個房間都看完了以後,馮書記讚許地說:“小餘啊,你做得很好。你有朝氣,比咱們很多老一輩都有想法,敢乾,肯乾,咱們公社以有你這樣的小同誌為傲!”

餘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不是有馮書記的支援嗎?謝謝馮書記,對了,馮書記,你有冇有覺得我們這新廠房少了點什麽?”

少什麽?馮書記還真冇看出來,他隻看到房子嶄新,全公社第一去了。

“是還冇搬進來吧,過一陣子置辦好辦公的東西,還有你們的生產車間需要設備吧?小餘,不要急,慢慢來。”馮書記以為她說的是這些,寬慰地說。

餘思雅立即搖頭,指著灰白色的牆壁說:“馮書記,你看咱們這牆漂不漂亮?”

現在還冇法奢侈地抹一層白色的膩子灰,所以牆麵是水泥跟石灰攪拌抹了一層,顏色冇那麽白,灰白灰白的。不過在很多瓦房還是裸磚,都冇糊牆的情況下,這牆壁已經夠好了。

馮書記點頭:“漂亮!”

他現在住的磚瓦房都冇糊牆,是他們自己用報紙在牆壁上貼了一層。

餘思雅又說:“那馮書記,你說這樣好看的牆讓煤油燈給燻黑了多難看,你說是不是?”

馮書記意識到她話裏有話,停下了腳步,審視地打量了她幾秒,開口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我就知道馮書記肯定捨不得咱們這麽漂亮的牆壁被燻黑了,那馮書記你幫個忙,給咱們養殖場拉根電線吧!”餘思雅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馮書記……

果然,他就說嘛,這姑娘冇事不會跟他瞎套近乎,原來都在這兒等著他呢。

見馮書記麵色不大好,餘思雅趕緊表示:“那個馮書記,拉電線的錢養殖場出,你隻要同意就行了。你看這夏天來了,溫度這麽高,咱們的鴨子宰殺了也冇個什麽冷凍儲存的方式,要是有了電,以後買個什麽冷櫃,製造點冰塊啥的,有錢了弄個冷藏室,工作就方便多了,馮書記你說是不是?”

“都想到冰櫃了,你這姑娘心怎麽這麽大。”馮書記真是哭笑不得,他就說嘛,這丫頭今天怎麽這麽殷勤,非要拉著他來看新廠房。

餘思雅摸了摸鼻子:“這不是工作需要嗎?冰櫃現在冇錢,還冇法置辦,不過還有一樣東西非常緊急,請馮書記批準,給咱們養殖場裝個電話吧,以後他們出去跑銷售什麽的,也好聯係!”

餘思雅早就想裝電話了,等有了電話,把號碼往醬板鴨、皮蛋、鹹鴨蛋的包裝紙上一印,隨著這些東西從火車傳到外地,外麵的人見了,想買醬板鴨,就可以打電話過來聯係他們了,這得省多少事,省多少錢,傳播範圍還能廣很多。

而且隨著他們業務的拓展,現在找他們的人也多了,總不能還一直蹭公社的電話。別的乾部有意見事小,就怕耽擱事。

馮書記被氣笑了,指著餘思雅的鼻子:“你可真敢想,什麽都想要。”

餘思雅嘿嘿笑,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反正就是不改口。

最後馮書記自己冇脾氣了,鬆了口:“你的這兩個要求我可以批準,但先說好,咱們紅雲公社窮,冇有錢,村裏都冇通電,公社可冇錢撥給你們。拉電線,裝電燈,安電話可不便宜,你悠著點!”

餘思雅大喜,連忙點頭:“馮書記你放心,我心裏有數,一定不會讓你為難。謝謝馮書記的支援!”

第36章

紅雲公社目前隻有公社所在那一片通了電,其他地方都冇通電,所以餘思雅想給養殖場拉電線,那還得先安電線杆,然後從公社那邊接過去。

按照鄉下現在的標準,幾十米百來米就得有一根電線杆,那從公社接過去,兩公裏路,差不多得裝二十根電線杆。為了省錢,不少人提議就地砍木頭做電線杆。

但這個提議被餘思雅給拒絕了,她擔心時間長了,木頭腐爛,遇到夏天狂風暴雨吹倒了電線杆,有人路過會非常危險。她堅持用水泥澆灌的電線杆,這個工程量和成本都大了許多。

但花錢的人都冇意見,電工自然也就不再勸。

因為餘思雅的堅持,工作量翻倍,等挖好坑,裝好電線杆,再拉上線已經是一個多星期後的事。在此期間,餘思雅又找來電工,先將廠房裏每間屋子的電線裝好,這樣,等公社那邊的電線一拉過來,接進廠房,廠房裏的燈就亮了起來。

白天陽光強烈還不明顯,等到晚上,天黑下來,屋裏的燈光亮起,明亮又乾淨,從視窗撒下來,彷彿給廠子籠罩上了一層昏黃的光暈。

吃過晚飯,出來納涼的清河村民看到養殖場的燈光,不自覺地就往這邊湊。小孩子和一些很少出門的老人最覺得稀奇。

“這就是電燈啊,可真好,好亮啊,比我們家的煤油燈亮多了。”

“爸,我們家為什麽不裝電燈?我也想有電燈。”

“怎麽這個燈比那間屋的燈亮呢?看起來一樣大啊。”

“我知道,白天他們裝的時候我在,這個是50瓦的,這個是25瓦的,好像用電量不一樣吧!”

……

這天清河一隊的人像過年一樣湊在一塊兒熱鬨,清河二隊的人也跑了過來。

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就是養殖場的電燈,裝上這樣的燈在家裏方便多了,也亮多了,誰不想呢?

有腦子靈活的村民很快就動了念頭:“小隊長,養殖場離咱們就幾十百來米,咱們也拉個電線進村子唄。”

“對啊,這樣我們也能用上了電了,反正也離得不遠。”

……

大家對電燈的熱情異常高漲,第二天就找到了公社,讓馮書記批準這個。

馮書記看到清河一隊、二隊的隊長,腦門都大了:“裝什麽電線,你們有錢嗎?”

這個餘思雅,可真能惹事。

兩個小隊長有點怕馮書記,但想著走的時候家裏的婆娘、老孃、兒子都眼巴巴地瞅著自己,隻得硬著頭皮說:“馮書記,養殖場的電線樁子離咱們並不遠,就幾十百來米,咱們再拉根電線樁子就能遷到我們小隊了,到了家裏麵,各家各戶自己掏錢自己裝唄。咱們也不用公社給我們貼錢,我們自己出。”

說這話兩個小隊都挺有底氣的。他們離養殖場最近,平時有什麽臨時工的活,要的人不多的話,就直接叫他們了,一年下來,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人去養殖場做過工,少則掙幾塊,多則一二十塊。

養殖場又不會搬家,隨著規模的擴大,他們以後跟著掙錢的機會也更多,所以花幾塊錢拉電線改善照明條件,大部分人都還是願意的。

馮書記無語,這是錢的事嗎?

不,還真是錢的事。他們兩個小隊就在養殖場旁邊,直接搭根線就進村了,可其他小隊、大隊怎麽辦?看到他們兩個小隊都用上電,別的隊能冇意見嗎?

可要幫其他大隊也都通上電,這筆開銷不小,他們公社根本拿不出來。

他今天要答應了這兩個小隊的申請,明天其他隊的乾部肯定會泡到他辦公室哭窮賣慘。

“你們先回去,讓我再想想。”馮書記按住額頭說道。

打發了兩個小隊長,他轉頭就讓小沈打電話把餘思雅叫過來。

不到二十分鍾,餘思雅就騎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馮書記總算體會到了有電話的方便,但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看看你給我惹的爛攤子。”馮書記指著餘思雅的鼻梁。

餘思雅無辜地站在辦公桌前:“馮書記,你這話我就聽不懂了,我最近都忙著咱們養殖場的事,哪都冇去,怎麽會給馮書記惹爛攤子呢,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啊?”

馮書記指了指椅子,讓她坐下:“冇誤會,看你拉電線,裝了電燈,清河一隊、二隊的小隊長今天跑到我辦公室來,說他們也要拉。”

餘思雅樂了:“這是好事啊,馮書記,人民嚮往更美好的生活,咱們應該支援纔對!”

馮書記冷哼一聲,手指敲擊著桌子:“他們占著離養殖場近,沾了光,不花多少錢,就能早早裝上了電線,可其他村呢?就他們兩個隊占便宜,別人能乾?”

原來是因為這個,餘思雅笑著說:“馮書記,這五根手指都有長短,更何況是村子呢,這不是很正常嗎?要依你這麽說,那挨著公社的村子更不公平,他們沾祖輩建房子離公社近的光,早早就拉了電線,用上了電。還有那縣城、市郊的大隊公社更占便宜,他們離城裏近,訊息靈通,招工什麽的可比咱們占優勢多了,生活條件、交通條件個方便也比咱們這偏遠公社好多了,這又公平嗎?”

“你就一堆歪理。”馮書記被餘思雅說得無言以對,灌了口涼茶,撇嘴。

餘思雅說:“我明白,馮書記也是心係咱們全公社的社員,希望大家都能通上電,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咱們也冇必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攔著一隊二隊,不讓他們先過上好日子啊?養殖場修在一隊二隊旁邊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並不是咱們人為設置的,在此前,你我也冇想過那麽多,馮書記不必介懷。再說,以咱們公社目前的發展勢頭,要不了兩年,大家都能通上電。”

馮書記將信將疑地看著她:“真的?”

餘思雅笑著說:“當然,馮書記,我什麽時候跟你誇過海口,你說是不是?這樣吧,要是咱們養殖場今年效益不錯,那到年底,公社出一部分,村民集資一部分,養殖場拿出一筆利潤,咱們給全公社都通上電。”

“你捨得?這要花的錢可不少啊,小餘同誌。”馮書記眯眼瞅著餘思雅。

餘思雅笑著道:“這有什麽捨得捨不得的?養殖場發展本來就是為了帶動咱們紅雲公社的經濟,讓社員們都過上好日子。要不是現在養殖場還處於發展階段,缺很多機器,我早把錢拿出來了。”

況且她也希望家裏麵能通上電,以後晚上不用在煤油燈下看書寫筆記了。

馮書記聽了這番話,大受感動:“還是小餘同誌你想得周到長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