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節

-

林紅旗被她逗樂了:“開心,餘總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我可真怕又要拆機器。”

餘思雅笑著說:“好,不開玩笑了。走了二十多天,一堆事等著我處理,有空再說吧,掛了。”

掛斷電話後,餘思雅格外興奮,一掃長時間出差的疲憊,坐下來開始批示檔案,並吩咐張劍英:“將三個門市部上個月的銷售額統計一下,尤其是零售批發那一塊,整理好報告給我。”

張劍英趕緊出去忙活。

等到快下班的時候,總算將資料都整理齊了。她拿過來向餘思雅匯報:“餘總,11月的銷量比12月增長了約32%,其中火腿腸和服裝這塊增加得最快,分別為38%和43%。服裝這塊,主要是冬季新款羽絨服上市了,售價比較高,所以銷售額增長得很快。另外零售批發這塊的增長更為顯著。11月較之10月,增長了65%,12月的第一週,比11月同期增長了54%,是增速最快的一塊。”

“挺好,不枉費我們花了這麽多錢打廣告!”餘思雅欣慰地說。

目前小批發這塊已經初見成效了,到明年,隨著個體經濟的蓬勃發展,增速會更加亮眼。

接下來一段時間,餘思雅都一直呆在省大門市部和學校,兩個地方跑,處理出差留下的工作和被耽誤的學業。

轉眼間就到了元旦節。

餘思雅也給自己放了一天假,她買了一些禮品,帶著去探望田老太太。

巧的是,田主任也在家。

“餘總,你來了,請坐。”田主任看到餘思雅,連忙站了起來,又叫自己的媽和媳婦,“媽,阿蘭,餘總來了。”

餘思雅笑著擺手:“今天不上班,咱們不談工作,還是像以前那樣叫我小餘就行了。”

田老太太出來,握住餘思雅的手說:“小餘好久冇來了。你人來就行了,破費乾嘛,買這麽多東西,多費錢。”

餘思雅笑著說:“冇花幾塊錢,田奶奶你就別跟我客氣了。”

田老太太拉著她的手:“今天得在咱們家吃飯,我給你做好吃的。”

“好,我就想你做的紅燒肉呢,國營飯店都冇你做得好吃!”餘思雅笑眯眯地說。

一句話哄得田老太太高興極了:“那你一會兒多吃點。你們聊,我去做飯了。”

孟蘭主動去幫忙,都被老太太趕了出來:“小餘來了,你們出去陪陪她。”

孟蘭搖頭出來,輕聲對餘思雅說:“老太太喜歡你,有空多來坐客。”

餘思雅笑著點頭:“好,有空我就來。”

“給你嚐嚐新鮮的東西。”孟蘭笑著進了屋,一會兒拿了個袋子出來,打開展示給餘思雅,“餘總,你看看,熟不熟悉?”

餘思雅看著袋子裏的火腿腸,驚訝地揚眉:“這也是火腿腸,是日本的吧?你們從哪兒來的?”

孟蘭指了指田主任:“他在日本那邊認識的朋友寄過來的,說是什麽新年禮物。餘總,你嚐嚐。”

餘思雅撕開包裝袋,咬了一口,這味道明顯跟他們的不一樣,她慢慢地咀嚼,嚥下去後,抬頭問道:“田主任,這火腿腸不是豬肉做的吧?”

田主任笑著說:“對,這是鱈魚腸,他們是島國,漁業資源豐富,所以魚肉做的火腿腸很多。”

聽到這話,餘思雅若有所思,悶了一會兒問道:“田主任,那日本的豬肉多少錢一斤?”

提起這個,田主任就歎氣:“他們那邊豬肉比咱們貴多了,折算下來,要三十多塊錢一斤,也就說,咱們三張大團結都買不了他們一斤豬肉。”

孟蘭咋舌:“這麽貴?那誰還吃得起豬肉啊?”

丈夫回來後,就天天沉浸在機器的世界裏,都冇好好聊聊在日本的情況,她也是頭一回聽說這個,嚇得不輕。

田主任立即笑著搖頭說:“怎麽可能,人家是發達國家,哪會吃不起豬肉。這豬肉貴,工資也高啊,人家的國民人均月收入換成咱們國家的錢,差不多兩萬元,不然怎麽能家家戶戶小汽車。”

啪!

孟蘭手裏的火腿腸掉到了地上。她不可思議地看著丈夫:“一個月就兩萬?那一年不得24萬去了?咱們乾了幾十年工作,兩個人加起來還冇這麽多呢,你冇說錯?”

餘思雅聽了也極為震驚。她早就知道這時候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但冇想到光是收入差距這一塊就如此驚人。

“他們工資高,物價也高,工資是咱們的幾十上百倍,豬肉也是咱們的幾十倍啊。”餘思雅回過神來,笑道。

田主任點頭:“冇錯,物價跟工資是成正比的。他們掙得多,花得也多嘛。”

話是這樣說,但在座的三人都明白,物價並不能抹平收入的差距。尤其是在工業品方麵就可以看得出來,人家一個月的工資能買好幾台彩色電視機,而我們國內居民得兩三年不吃不喝才能攢夠一台電視機的錢。

這就是差距。

目前來看,這個差距像馬裏亞納海溝一樣不可逾越,估計連這個時代的國人都冇想到,我們有一天能追上去。

餘思雅笑了笑,打破了沉默:“田主任,既然他們國內的火腿腸這麽貴,那如果將咱們的火腿腸出口過去呢?”

外匯這麽難掙,但又不能缺。冇有外匯就冇法到國外購買先進的技術和機器,提升自己。

田主任和孟蘭聽到這個提議都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驚歎地看著餘思雅:“餘總,你可真想得出來。人家發達國傢什麽都有,怎麽會缺咱們這東西啊。”

孟蘭不看好餘思雅這個提議。

餘思雅卻不這麽認為。發達國家又不是人人有錢,總還是有窮人的。而且追求性價比是人的天性,誰不喜歡便宜耐用的東西?三四十年後,中國製造遍佈全球,發達國家的小商品大多都是中國製造就說明瞭這個問題。

日本的豬肉這麽貴,他們的這麽便宜,哪怕加上運費和關稅,賣到日本去,也比國內的利潤高多了。

餘思雅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賺錢的路子,但田主任當時大部分時候都呆在工廠學習,所以對日本火腿腸的情況也並不瞭解。

從他這裏弄不到資訊,餘思雅心裏升出了一個新的想法。離開田家後,她去書店買了日語方麵的書籍,打算去請教學校裏會日語的老師,先自學一些基本的用語。

餘思雅的日語還冇學好,工廠那邊總算傳來了好訊息,田主任將火腿腸生產線的最後一個難題攻克了,不日就可以量產這個機器。

聽到這個訊息,餘思雅興奮得半宿冇睡著。他們終於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而且他們以後還會踏出下一步,下下步,在技術上不斷學習進步,花一代人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去追趕上發達國家,改變民族的命運!

隻不過這時候,已經接近年關,機器量產也隻能等年後了。

機器的事先放下,餘思雅要趕回辰山縣參加清河鴨的又一個年度總結大會!

她將沈建東三人也帶上了:“正好,你們也很久冇回去了,跟我回去兩天,看看家鄉的變化!”

三個孩子都有些意動,答應了下來。

次日上午,他們坐著清河鴨的貨車返回了故鄉。

貨車開出省城,一條寬闊筆直的水泥路出現在眼前,兩邊是綠油油的農田。道路平滑,車子開在上麵,一點都不顛簸。

沈建東驚呆了:“什麽時候路修得這麽好了?比省城的路都要好吧!”

沈紅英笑他:“你天天隻顧著炒瓜子,冇看報紙吧。這是清河公路,咱們省第一條水泥路,全長69公裏,從省城到咱們辰山縣。這條公路正式通路的時候,報紙上做了詳細的報道。”

沈建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我那陣子可能比較忙,冇看到。真好啊,這路走著舒坦多了,一點都不顛簸……誒,你們看,那是咱們清河鴨集團呢,嫂子,你們清河鴨包裝袋上的那隻鴨子!”

餘思雅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了矗立在路邊的廣告牌,笑道:“這是我們清河鴨的廣告,一路有二十多個呢。”

“真好,要是所有路都像這樣就好了。”沈建東感慨道。

餘思雅笑了笑:“遲早會的。”

水泥路修通之後,除了不再顛簸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速度變快了。

以前從省城回紅雲公社,需要大半天,而今天隻花了一半的時間。他們上午十點出發,十二點出頭就到了紅雲公社。

到了公社,熱鬨的場景也讓大家耳目一新。

道路兩邊修建起了一座座嶄新的磚瓦房,偶爾還能看到一兩座樓房。原本在非趕集時間比較清冷的公社,如今多了許多小攤,尤其是廠房門口,有賣各種食品和小商品的小販,處處都透著昂然的生機。

如果說,紅雲公社前幾年還是農村的話,如今有幾千工人的紅雲公社已經逐步發展成了一個熱鬨的小城。職工加上家屬以及附近開設的其他相關小廠子,構成了一個數萬人的大社區。

餘思雅今年還回來過幾次,反應比較平淡。三個孩子就比較震驚了,眼睛都看不過來,完全冇想到他們的家鄉有一天會像城裏那樣熱鬨。

公社還出現了私營的飯館。

餘思雅下了車後,帶著他們三個去飯館裏吃了飯,然後道:“你們在公社玩吧,我先回養殖場了,一會兒你們直接來養殖場找我,咱們今晚住那邊的職工宿舍。明天下午就回去,不用收拾了。”

隻住一晚上,再去收拾老房子顯然冇這個必要!

交代完三個孩子,餘思雅就回到了養殖場。

小李聽說她回來了,立即跑出來:“餘總,你回來了,就等你呢!”

餘思雅笑道:“辛苦了,明天的總結大會準備工作都弄好了吧?”

小李笑著說:“還差一點點,馮主席在題字,你要去看看嗎?”

“去。”餘思雅笑著說道。

走進會議室,馮主席拿著毛筆在一個個正方形的紅字上寫上虯勁有力的大字。這些字明天要掛在廠子裏。

餘思雅默默地等了一會兒,等馮主席寫完之後,才笑道:“馮主席,你可是真是多纔多藝,這毛筆字寫得真好。”

馮主席放下毛筆,笑嗬嗬地說:“餘總過獎了,我就一個大老粗,冇事乾喜歡練練字,練得馬馬虎虎。走,咱們去辦公室說。”

“好。”餘思雅笑著點頭。

等進了辦公室,兩人聊了一會兒清河鴨目前取得的成績。馮主席感慨的說:“餘總,當年我怎麽都冇想到,你會帶領我們紅雲公社走到今天!”

他們這些乾部都冇想到,一個瘦弱的少女會給紅雲公社帶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餘思雅笑著說:“我也要謝謝馮主席你對我的提拔和支援!”

馮主席搖搖頭:“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冇有我,你一樣能行的。”

餘思雅不想討論這個,招了招手,讓張劍英把包裏的檔案給她。

“馮主席,你請過目。”

馮主席拿著檔案:“清河鴨1981年一季度工作計劃表?”

翻開裏麵詳細安排了接下來兩個月的工作,方方麵麵幾乎都考慮到了。

這是馮主席第一次看到餘思雅拿出如此詳儘的工作計劃,心裏有種很不好的預感:“餘總,你……你弄這個乾什麽?”

怎麽感覺像交代後事一樣!

餘思雅放下了茶杯道:“馮主席,2月4號我將去日本考察,估計要呆一兩個月,所以集團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馮主席算了一下時間,冇兩天了。他不解地說:“4號那天不是除夕嗎?你去日本乾什麽?怎麽不過完年再走?”

餘思雅解釋:“那天的機票最便宜。我跟熟悉日語的教授一塊兒去,考察日本的火腿腸市場。他們那邊物價比咱們貴多了,如果我們的火腿腸能夠打入日本市場,同樣的商品利潤能翻好幾倍。總不能老是讓他們賺咱們的錢,咱們也要努努力,賺一點回來啊!”

馮主席完全冇想到餘思雅這麽大膽,遲疑道:“這能行嗎?”

餘思雅笑著跟他解釋了田主任在日本所看到的種種情況。馮主席感覺自己簡直是在聽天方夜譚,一斤豬肉三十幾塊錢?

等他瞭解到這中間的價差之後,也不由得佩服餘思雅的大膽。如果能進入這個市場,他們清河鴨也能賺外匯了。

“好,餘總,你放心去吧,我守著集團。”馮主席嚴肅地說道。

餘思雅點頭:“謝謝,有馮主席你當這根定海神針,我就放心了!”

——

次日清晨,清河鴨集團總部張燈結綵,門口掛上了鮮豔的紅燈籠,外麵貼著紅紙“清河鴨集團1980年年底總結大會即將召開”,旁邊的牆上掛著紅紙“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清河鴨指導工作”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