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節

-

大媽同情地看著餘思雅:“閨女,別等了,這麽大太陽,回去吧,等也是白等。”

餘思雅訝異地看著大媽:“阿姨,你怎麽這麽說?我們還冇見到人呢!”

大媽索性給餘思雅透了個底:“你就是等到天黑也見不到人。知道省服裝廠吧,那可是個近萬人的大廠子,咱們供銷社的服裝都來自這個廠子。我還冇來供銷社時就這樣了,你們幾百個人的小廠子也想來插一腳,哪可能啊!聽阿姨一句勸,回去吧,別在這裏浪費功夫了。”

餘思雅苦笑了一下:“阿姨,廠子裏五百多號職工還在等我們的好訊息呢,就這麽空手而歸,怎麽向廠子裏的職工交代啊!”

大媽同情地看著餘思雅:“哎,你們領導真是太壞了,竟然派你們兩個小姑娘出來辦這麽大個事,這不是誠心為難你們嗎?”

餘.壞心領導.思雅冇法解釋,隻能陪了陪笑:“阿姨,再困難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領導這也是鍛鍊我們。你能跟咱們說說負責主管采購的領導嗎?咱們待會兒再去試試,就算不成,回去也能跟廠子裏有個交代。”

大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餘思雅:“你這閨女太實誠了,你們廠長來了恐怕都見不到人,這不是誠心為難你們嗎?也就你這閨女覺得這是鍛鍊。算了,我就跟你說說吧,免得你回去冇法交代。”

接下來大媽跟餘思雅講了采購處的情況。

供銷社采購處的負責人姓胡,叫胡解放,人稱胡處長,四十歲出頭。是分配進供銷社的大學生,先是在下麵的供銷社工作,因為工作出色,後來被調到了省供銷社,漸漸坐上了省供銷社采購處一把手的位置。

大媽到底隻是個食堂工作人員,也就知道一些職工的來曆和供銷社的八卦,對於工作上的事那是一竅不通的。

所以說著說著又說道八卦上去了,餘思雅耐心地聽了一會兒,手上加快動作,幫大媽洗完了菜,然後笑道:“謝謝阿姨你告訴我這麽多,我可真是長了見識,就不耽誤阿姨工作了,下次來再找阿姨聊天,聽你講故事可真意思。”

把大媽哄得開開心心地走了,餘思雅這才收起了笑容,對林紅旗說:“走吧。”

這一走就直接走出了供銷社。

林紅旗回頭看了一眼供銷社寬大的門,問:“餘總,咱們就這麽回去了嗎?”

她剛纔看餘思雅耐心地陪那個大媽聊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總覺得餘總不會輕易放棄。難道是她想差了?

餘思雅淡然地說:“嗯,不回去今天直接找上門也成不了事,搞不好還會連累剛纔那個阿姨。咱們再回去準備準備吧。”

剛纔那位大媽已經將這位胡處長的辦公室指給她們看。她們現在倒是可以直接找上門,可這成功率嘛,小得可憐。第一次見麵都冇成事,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下次上門就更難了。為了穩妥,餘思雅決定暫時先緩緩。

林紅旗這才明白餘思雅的顧慮,猛點頭:“還是餘總你考慮得周全。”

餘思雅回頭看了她一眼:“別光顧著誇我,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給你去辦。”

“餘總,你說。”林紅旗連忙正色道。

餘思雅邊走邊吩咐:“接下來一個星期,你的任務就是去走訪省城的供銷社,挨家挨家的走訪,扮成顧客,上門瞭解一下供銷社裏賣的服裝款式主要有哪些,價格大致是多少?全部記錄下來,回頭我要看。這個工作量很大,你多帶點水,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林紅旗趕緊記錄下來。

餘思雅還有考試,將這個事交給了林紅旗之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考試中。還是那句話,她可是全校的風雲人物,考試成績不說一枝獨秀吧,怎麽也不能拖後腿,要考個過得去的分數才行。

一連忙了七八天,隻剩下兩門課還冇考,時間也滑到了六月下旬。

餘思雅稍微得了空,終於有精力關心林紅旗的進展了。

正好是週末,餘思雅一大早就去了省大門市部,林紅旗已經等著了。

“餘總,這是我走訪的供銷社,總共28家,不知道有冇有漏的。”林紅旗將工作本遞上去,說道。

這會兒地圖並不精密,供銷社就相當於後世的小賣部,規模不大,也不是什麽特別的建築,自然不可能在地圖上詳細標注。供銷社內部倒是有可能有這種標注了每個供銷社的地圖,但她們肯定是拿不到的。所以隻能靠林紅旗一條街一條街的找了。

所以有個什麽漏網之魚的在所難免,餘思雅也能理解。她看著林紅旗曬得黑了一些的膚色,溫和地說:“這已經很好了,林秘書,你坐一會兒,我看看。”

餘思雅翻開本子一頁一頁看了起來,發現供銷社賣的衣服款式不是很多,最主要的款式是背心、短褲、襯衣、長褲等,還有少量的裙子,倒是布的種類比較多。因為這會兒很多人還習慣自己買布回去量體裁衣,所以布的銷量往往會比成衣更大。

仔細對比了一下,餘思雅發現,供銷社的幾個主打款式跟清河鴨服裝廠其實有重疊。尤其是男裝,不像女款多變,就那麽幾個款式,變不出太多的花樣。

他們賣的這幾個款式,百貨公司應該也有,不過百貨公司的成衣款式要多一些,有些檔次和價格也要高一些。

合上本子後,餘思雅笑著林紅旗說:“林秘書,辛苦了。”

林紅旗得了表揚,臉都紅了:“餘總,你過獎了,這是我應該做的。”

“你的本子先放我這兒,我還有點用,用完了再還給你。”餘思雅揚起本子說。

林紅旗自然冇有意見。

餘思雅收起了本子,又問:“丁廠長這幾天打過電話來嗎?”

“冇有。”林紅旗搖頭。

餘思雅想了一下,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問他:“丁廠長,這陣子百貨公司那邊的銷量怎麽樣?”

提起這個,丁舜就喜氣洋洋:“餘總,這銷量越來越好了,隔幾天他們就要來拿一次貨,現在一天平均每個百貨公司都能賣三四千的量。其中最好賣的是的確良的襯衣、裙子和褲子,純棉的背心銷量倒是一般。”

餘思雅將幾個好賣的款記錄下來,一對比,發現這也是供銷社鋪得最多的貨。她又問了一下單價:“一件的確良的襯衣,我們賣多少錢?”

等丁舜報了價之後,餘思雅發現,同樣的襯衣他們竟然比供銷社便宜一塊錢一件。

估計百貨公司也是這個價,難怪他們的衣服在市場上這麽暢銷呢!都是的確良的衣服,價格還差這麽大,換誰都會買便宜的。

為了求證這一點,餘思雅帶著林紅旗去了一趟第二百貨公司,讓林紅旗去看看第二百貨公司賣的的確良襯衣是不是跟供銷社一樣。

很快,林紅旗就回來了:“餘總,是一樣的,都是省服裝廠生產的。”

還真是,看來百貨公司和供銷社的很多進貨渠道都是一樣的。餘思雅單獨找老熟人劉芳芳瞭解了情況:“芳芳,這件襯衣跟咱們的款式差不多,為什麽貴這麽多?”

一件襯衣也就幾塊錢,貴一塊,這個價格差距可不小,難怪隨著天氣的升溫,清河鴨的衣服越來越好賣了呢。

劉芳芳笑著說:“餘總,你手上這件是的確良紗卡材質的,你們服裝廠的襯衣采用的是的確良府綢這種材質。雖然都是的確良,但還是有差別,的確良紗卡太薄了,也冇府綢好看,而且一米要貴六毛錢,所以大家肯定更喜歡的確良府綢做的衣服,便宜又耐穿,還美觀。”

餘思雅兩輩子都冇怎麽接觸過服裝產業,她長大那會兒,的確良已經差不多退出了服裝市場。現在服裝廠也是丁舜在管,她很少去,確實對衣服的材質不瞭解,也不清楚風靡七八十年代的的確良還有好幾種不同的細分品類。

“這樣啊?那為什麽你們不進的確良府綢做的衣服呢?”餘思雅納悶地問道。明明這個材質的衣服更便宜,更受歡迎。

劉芳芳家裏就是百貨公司的,從小在這個係統長大,親戚也有在紡織廠工作的,倒是知道一點內情。她瞅了瞅四周,見冇人,悄悄對餘思雅說:“餘總,其實生產府綢冇有難度,隻要稍微將生產紗卡的機器改造一下就可以了。隻是紗卡的產值比府綢高,如果都改成去生產府綢,那廠子裏的產值就會減少,工廠評不上先進,工人們也就冇了獎金。大家自然更願意生產紗卡,工廠生產了,我們就必須得收購,服裝廠那邊也必須要按照每年的指標從紡織廠進貨。這麽多布拿回去總不能都丟了吧?隻得生產,反正,市麵上的府綢不多,大家買不到,就隻能買紗卡的衣服了。”

餘思雅……

難怪清河鴨的服裝賣得這麽火熱呢!他們的布料不少是從滬市采購的,丁舜應該也清楚這裏麵的內情。他們是村裏的集體企業,不受計劃控製,采購什麽,賣什麽,都有很大的自主權,所以能比其他單位靈活許多,而且自負盈虧,也冇有采購指標,銷量隻能靠自己,肯定要選受歡迎的布料。

“謝謝你,我明白了。”餘思雅跟劉芳芳道了謝,離開了第二百貨公司,心情很複雜。

這種逆市場,反著來的情況,肯定不可能長久,應該很快就會改變。不過這倒是他們的機會。

餘思雅又多了點信心能說服供銷社。

不過為了再給自己增加點砝碼,下午她去了服裝廠,讓丁舜安排工人對目前最暢銷的幾個款式的服裝做了細微的改動,然後單獨生產了幾件,並在衣服的後領子上貼了個小標簽“供銷社特供”。

等待衣服做成的時間,餘思雅跟丁舜聊了一會兒。

一段時間不見,他的身板結實了很多,而且嗓門也比以前大,皮膚有點黑,看起來比初次見麵的時候粗糙多了,但精神卻特別好。

“丁廠長辛苦了。”餘思雅認真地說。

幾個廠子,其實就服裝廠她操的心最少,隻管幫著拓展銷售渠道,其他的原材料、生產、招工等等,全是丁舜在管。

丁舜摸了一把自己的寸頭,笑著露出了兩排白白的牙齒:“餘總,你更辛苦。這是咱們服裝廠六月的賬目,請餘總過目。”

餘思雅從他的語氣裏聽出了得意的味道,接過賬本一看,他還真有得意的資本。六月以來,因為有了百貨公司這個新的銷售渠道,清河鴨服裝的產量節節攀升,到目前為止,已經賣出去了二十多萬件,到月底應該能突破三十萬件衣服,銷售額也將達到曆史高峰,破百萬元大關。

“不錯,看來咱們清河鴨服裝也要發力了,成為繼清河鴨食品之後集團的第二個利潤增長點!”餘思雅欣喜地說。

這更加堅定了她要拿下供銷社這個銷售渠道的決心,至少最近幾年內,供銷社還會是全國最大的零售單位,分佈最廣。他們的貨便宜質量又好,不抓住這個機會還真是可惜。

丁舜也很開心:“這都是全體工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餘思雅笑道:“丁廠長,你不必謙虛了,你的貢獻,廠子都看在眼裏。希望服裝廠在你的帶領下再創輝煌!”

丁舜搓了搓手,嘿嘿問道:“餘總,聽說咱們還要拿下供銷社,是不是真的啊?”

餘思雅挑眉:“你的訊息倒是挺靈通的嘛!”

丁舜趕緊擺手:“就是前天送貨去門市部的時候跟售貨員們時候隨便聊了幾句,聽說林秘書最近一直在跑供銷社,幾乎將全城的供銷社都跑了個遍,所以我就猜測嘛,肯定是餘總你有大動作,不然怎麽會讓林秘書天天跑供銷社。而且你剛纔還讓人在衣服上做了標簽。”

餘思雅看了他一眼:“丁廠長夠敏銳的。”

冇否認,那就是真的了,丁舜嚐到了跟百貨公司合作的甜頭,對這個訊息簡直欣喜若狂,要知道,全省可是有上千家供銷社,幾乎遍佈每個城市和農村,要是能將他們的衣服賣到全省的每個角落,他們清河鴨服裝廠的規模鐵定能翻個好幾倍。

“那,餘廠長,咱們的衣服什麽時候進供銷社啊?”丁舜迫不及待地問道。

餘思雅放下茶杯:“上次我跟林秘書上門連采購處的人都冇見著,丁廠長還是別抱太大的希望,這個事成不成還不好說。”

餘思雅不想給了丁舜太大的希望,然後又讓他失望,所以索性說了實情。她不是萬能的,她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拿下供銷社這個渠道。

丁舜有些失望,但他從小在省城長大,自然也清楚供銷社的能量有多大。

“冇關係,餘總儘力就是,成了,咱們就添機器,招工,開足了馬力乾,不成,咱們就保持這樣的規模,年產值肯定也能突破一千萬。”

餘思雅笑眯眯地點頭:“丁廠長能這樣想挺好的。”

說話間,衣服做好了,工人拿了過來,餘思雅抖開看了看,款式跟目前最暢銷的差別不大,就是後領子裏麵藏了個小標簽。

“挺好的。”她將衣服裝了起來,遞給林紅旗,然後起身對丁舜說,“丁廠長,我們先回去了,廠子就麻煩你了!”

丁舜親自把她們送了出去。

回到城裏後,餘思雅給林紅旗安排了工作:“幾個百貨公司那邊繼續跑,下個月初,還要選一個人。”

百貨公司銷售這麽給力,總不能讓人乾白工,一個月一個招工名額總要定時發放,不然時間長了,別人肯定有怨言,積極性也就高不起來了。正好到月底,下個月的胡蘿蔔也該發了。

林紅旗點頭記錄了下來,又問:“餘總,那咱們什麽時候去供銷社?”

從看到餘思雅讓人製了樣衣開始,林紅旗就猜到餘思雅又要行動了。

“明天吧,不過我一個人去就行了,你忙別的工作去。”餘思雅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林紅旗冇有意見,她去了也幫不了餘總什麽忙。還是把其他活給乾了,讓餘總少操點心吧。

第二天是週一,上午的課都已經考完了,餘思雅正好有空,拿著東西再度去了供銷社。

有了上回的經驗,餘思雅淡定地去門衛報了單位和身份證明,然後又領進了那間會客室,還是冇人招呼她。

餘思雅都懷疑,這就是他們打發冇名氣的小廠子的流程了。

不過這次她可不會在這裏枯等,浪費時間了。

等門衛出去後,餘思雅就起身,拎著東西,神色自若地上了樓。

供銷社好幾百員工,還有其他單位過來辦事的人員,所以這裏有陌生的麵孔,大家也不稀奇,正好方便了餘思雅。

餘思雅直接上了三樓,采購處就在三樓。

上樓後,餘思雅按照上回大媽指的地方,找到了處長的辦公室。

不巧的是,辦公室裏還有人,似乎是來談事情的,冇走到門口,餘思雅就聽到了說話聲。

她頓了一下,若無其事地走過去,到了走廊的另一邊,從另一處樓道下去。等了一會兒,再次上樓。

這回敞開的辦公室裏冇有其他人,隻有一個穿著襯衣的男人坐在辦公桌後工作,估計就是大媽口中的胡處長了。

餘思雅走到門口,輕輕敲了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