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

馮主席看完了報道,也是氣得臉色鐵青。

餘思雅接過報紙,緩緩看下去。對於這段曆史,曆史課本上所書不多,她很多也忘了,隻記得是79年春天開打的,這是一場奠定國家周邊安全的戰爭。我國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了越方,換來了南部邊疆的太平,給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

但對中越之間這些細微的衝突,她卻是不知道的。看著報紙上描繪的,無辜的同胞就被他們這麽給殘殺了,餘思雅心裏有種說不出的難受。

“梅書記,馮主席,你們能給我說說,咱們援助越南的事嗎?”

馮主席位置比較低,接觸得比較少,所知甚少。梅書記當時已經是個乾部了,知道得多一些:“雖然不像抗美援朝那樣直接派出部隊參戰,但還是派了很多後勤保障人員和技術人員支援他們,就更別提物資了,咱們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還省吃儉用無償支援他們,結果這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梅書記這個位置註定也接觸不了太多核心訊息,餘思雅隻從他口裏模糊知道了一些情況,具體的還要她自己去查證。

回到省城後,她第一時間去了學校,讓徐佳佳通知大家,明天下午下課後全體學生會乾部開會。

徐佳佳挺意外,因為餘思雅基本不怎麽管事,今天突然召集大家開會,時間還這麽緊,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但等第二天,徐佳佳就知道了。

開會的時候,餘思雅直接拿出了幾分報紙丟在桌子上:“最近發生的大事,你們都知道了吧?”

她拿出來的有解放軍日報,省報,人民日報等,都是非常具有權威性的報刊,而且全是前幾天的。

學生會成員們拿著報紙相互傳閱,看完後,一個個都氣得牙癢癢的:“這越南也太不是個東西了!”

“就是,一會兒打老撾,一會兒打緬甸,一會兒還攻擊泰國,他們以為他們是誰?”

餘思雅冷眼看著他們:“人家越南可是說了,他們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這種白日夢,一戳就破!一個背信棄義,才從殖民的泥淖中掙紮出來的國家就反過來侵略其他國家,我們的祖國會教他們怎麽做人。

餘思雅等學生乾部們的憤怒地議論一陣子,情緒稍微平複下來之後才說道:“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會捍衛祖國領土完整,我們的戰士也會保家衛國,守護邊疆。但我想,咱們這些莘莘學子,被祖國和人民寄予厚望的一代,也應該為此做點什麽!”

學生乾部們義憤填膺地說:“對,餘主席,我們要做點什麽,不能白白被越南欺負了,得為那些流血的同胞討回公道!”

怎麽討?這個公道輪不到他們這些學生來討,祖國和守衛邊疆的戰士會討回來的。

餘思雅想的是藉機在校園裏掀起一陣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大家的民族認同感,強化大家的愛國熱情。

他們這一代大學生確實是天之驕子,但同時也是迷茫的一代,後來有一部分人成為了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有一部分對信仰產生了懷疑,成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更圓的忠實信徒,也是八十年代移民潮的中堅力量。

改革開放後,大家的眼界開闊了,東西方文化和經濟的巨大差異,讓許多知識分子陷入了焦慮與民族身份的不自信中,進而產生了八十年代移民潮。

餘思雅也不知道她能改變多少人,但她身為學生會主席,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後世像她這樣生在紅旗下,長在資訊最發達時代的年輕人,都對這場幾十年前的戰爭所知不多,就更別提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了。

至少要讓大家知道這段曆史,也讓大家看到咱們祖**隊的強大和英勇,樹立民族自豪感!我為祖國驕傲,我為我們的人民解放軍自豪!

她想到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據我所知,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在支援越南,咱們最困難的時候,都不忘拉一把越南這個小兄弟,可他們卻恩將仇報。我想請大家去查一查這些相關的資料,我國對越南的援助,還有越南屢次對我們邊疆覬覦,挑起的爭端,然後將這些史料做成相關的報道,刊登在校報,讓我們的同學知道更多的真相。銘記曆史,勿忘國難!”

“好,我聽家裏長輩說過,我有個二叔以前就去越南援建過抗菌素廠,跟他一起前去的還有軸承廠,石灰廠的同誌。他以前經常跟咱們講這個,我還不耐煩聽,回頭我就回去問個詳細明白!”一個今年才加入學生會的新生乾事站起來說道。

另一個乾部說:“我去市檔案館查查咱們省城,咱們c省有冇有什麽援建項目!”

……

大家都行動了起來,有的表示要去去圖書館查資料,有的說要回去翻家裏以前的舊報紙,還有的準備給家在南方邊境的親戚寫信!

開完動員會,等大家都出去工作後,餘思雅留下了徐佳佳和閔昭:“等咱們的新聞寫好後,校報出特刊,加大印刷量,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人手一份校報特刊!”

這個時代由於資源的缺乏,大家都非常愛惜報紙和書籍,就算不用的報紙,一般也不會丟了,留在家裏糊牆、鋪桌子那是最常規的操作,相互借閱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這些學生每個人都有親友,他們手裏的報紙就是一份傳播源,最終看到這份報紙,瞭解曆史的遠遠不止這些人。

閔昭苦笑了一下說:“餘主席,這,預算恐怕不夠。”

他們校報目前的費用都是由學校撥款,每年就那麽點錢,一個月一期,四個版麵,印刷幾百份,各個班級、部門和領導各一份就差不多了。

“這個錢由清河鴨集團讚助,到時候在報紙特刊的右上腳註明這一點就行了。”反正幾萬份的錄取通知書都讚助了,也不在乎幾千份的校報特刊了,而且這也是樹立清河鴨良好形象的好機會,以後這些學生和他們親近的朋友會將“愛國”、“正義”這樣的形象加諸在清河鴨頭上。

好吧,他忘了他這位同學不光是班上很得老師喜歡,經常缺課成績卻不錯的同學,還是一個廠子的一把手。

閔昭笑著說:“那我冇問題了。”

餘思雅看向徐佳佳:“你呢?”

徐佳佳兩眼放光,崇拜地盯著餘思雅:“回餘主席,我冇有!”

“行,都下去做事吧,將資料收集齊全後,讓我也看看。接下來的日子,大家放學都到這裏來討論這個事情。”餘思雅吩咐道。

徐佳佳和閔昭連忙按照她說的去辦。

接下來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各種資料送到學生會辦公室。

餘思雅和徐佳佳等乾部在整理這些數據資料的時候,越看越心驚。自建國以來,我們就開始援助越南,其中絕大部分是無償援助,總共達兩百億美元左右。援助的主要物資包括各種武器、布匹、汽車、鐵路、糧食、汽油和外匯現金等等。

看到這些數據,大家都沉默了。要知道,清河鴨養殖場現在都還捨不得買新的貨車,用的都是二手貨。辰山縣就一輛不知開了多少年的舊小汽車,可他們卻援助了越南這麽多東西。

除了物資,還有人,米國對越戰爭期間,我們派遣了幾十萬後勤部隊,其中有一千多名同胞葬身於那片異鄉!

可越是怎麽對我們的?侵占我國邊境和島礁,強製驅逐僑胞,冇收僑胞財產,欺辱僑胞女性。我國要求開船去撤僑,越方卻不同意,無數的僑民隻能擁擠在碼頭,等待未知的命運,最終多少人回來,多少人命喪那片他們曾經為之奮鬥過的國土如今還冇具體的統計數據。

“寫,我這就把資料送去校報,讓那群筆桿子寫,一定要陳述越方的無恥,讓咱們的同學都瞭解越方的背信棄義。”閔昭氣得磨牙。

徐佳佳平時一個多麽愛笑的女孩看到這些驚人的數字和我僑胞在越受到的傷害,也紅了眼眶。

餘思雅將她的策劃方案遞了出去:“不要著急,按照我的計劃走,先分三步走。第一期校報陳述中越友好曆史交往,尤其是咱們這些無條件的援助,都給寫上去,重點筆墨中越友誼。”

閔昭抬頭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餘主席,現在中越衝突已經在同學們中傳開了。咱們再出這樣的特刊,隻怕會被他們罵死的!”

餘思雅瞟了他一眼:“怕什麽?冇聽說過欲揚先抑嗎?就是要讓他們憤怒,他們越憤怒,越不滿,對咱們校報特刊的印象就越深。而且說不定還會自發傳播抵製咱們校報,這時候,你再發第二份特刊不就行了?”

閔昭接著往下看,第二份特刊跟第一份的風格完全不同。餘主席的計劃是,第二刊全部陳述越方屢次侵犯我國邊境,挑起爭端,同時對我軍民、僑胞各種令人髮指的殺害行為。

確實是欲揚先抑了,這第二份報道一出,原先對準校報的矛頭立馬會對準越方。而且正是因為有了先前那份讓人印象深刻的報道,大家對我們援助越南的事跡隨口就能道來,到時候再對比越方這忘恩負義的行為,能罵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他們的校報想不火都不行!

閔昭接著往下看,餘思雅還有第三份特刊,最後一份呼籲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建設祖國,強大祖國。

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有了前兩份特刊的鋪墊,到這裏昇華主題似乎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不但不會引起人的反感,反而會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除此之外,餘思雅在每期特刊中,還要求不光要講數據,還要出細節,從眾學生會成員蒐集的故事中,整理出相應的或感人或有警示意義的故事刊登出來。做到既有宏觀,又有微觀,結合小故事,讓大家產生一種親切感認同感,這樣有利於讓新聞更真實,而不是純粹的冷冰冰的一連串數據。

比如,有位同學整理了他叔叔當年去越援建時的故事,還帶了一枚他叔叔獲得的獎章,將獎章拍照,再配合叔叔的故事,發上去,更真實更生動,也能讓無數的普通人更瞭解我們的人民當初是如何支援他們的。而他們卻將槍口調轉對準了我們,這如何能不讓人憤怒!

閔昭看完之後,對餘思雅徹底表示服氣。他這位同學不光是腦子靈活,關鍵是還很有大局觀,一環扣一環,光看策劃書,他都覺得熱血沸騰,更別提那些不知情的同學們了。

“餘主席,我這就下去安排!”閔昭拿起本子激動地說。

餘思雅叫住了他:“等一下,初稿出來後,先給我看看。儘量陳述實事,不要發表過於激烈的言論!”

閔昭點頭:“好,餘主席,等初稿出來,我就給你過目。”

餘思雅點頭:“聯係印刷廠的事你們誰去?”

本來閔昭負責外聯,這應該是他的工作,可他現在弄特刊的內容去了。

徐佳佳主動說:“餘主席,我去吧。”

餘思雅冇有意見,每個乾部在不同的崗位多鍛鍊鍛鍊也不是壞事:“行,儘快安排好。資金找楚玉濤同學,我已經交代過他了。這樣吧,你讓他跟你一塊兒去印刷廠,事情談妥後,先將定金交了,免得生變!”

“好,我這就去找他。”徐佳佳乾勁十足地說道。

這段時間,大家都發現,學生會的學生乾部們跟打了雞血一樣,天天下課就不見人影了,然後學生會還三天兩頭開會,每個人似乎都特別忙的樣子。

但這個情況,隻有這些學生乾部比較親近的人才知道。大家問他們,他們又不肯說具體的,隻說在籌備新的校報特刊。

就這樣,時間一下子滑到了20號,這天,省大校報出了一期特刊,除了以往每個部門和班級都有一份以外,學生會的乾部們還在幾個食堂門口擺了桌子,桌子上堆積著像小山一樣的校報特刊。

隻要看到有同學吃過飯出食堂,他們就會熱情地遞上一份報紙:“同學,你好,我們校報出了特刊,免費贈送,請大家傳閱,並給咱們提意見!”

大家挨個的發,幾乎每個同學和老師都不錯過。

剛開始同學們都很好奇,順手接過了報紙,等回到宿舍或教室打開,一頁一頁地掃下去,越看越生氣,好傢夥。越方都打咱們了,屢次侵犯我們邊境,還打死了我們那麽多的同胞,這校報特刊寫了啥狗屁玩意兒?

竟然是“中越友誼”,誰跟這種白眼狼有友誼?

想到最近報紙上關於越方屢次侵犯我國領土,占領我南海島礁,迫害我僑胞的事跡,同學們都炸了,簡直不敢相信這竟然是校報發出來的!

如閔昭所預料的那樣,同學們都怒了!

第110章

“餘主席,校報辦公室昨天晚上被人砸了臭雞蛋和爛菜葉子。”徐佳佳苦逼地向餘思雅匯報道。

知道同學們反應會很激烈,她萬萬冇想到竟然鬨這麽大。一大早起來,校報的辦公室門上全是臟東西,青黃黑交加糊了大半個門,還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臭味。

餘思雅並不意外,還告訴徐佳佳一個更壞的訊息:“團委的老師找我了。”

“啊?”徐佳佳張大嘴,驚訝地望著她,“這,餘主席,我看同學實在太憤慨了,咱們學生會恐怕都要受到牽連和波及了,還有啊,我聽很多人對清河鴨也有意見了,我看這個事要不就算了吧,咱們趕緊將第二期發出來。”

豈止是對清河鴨,現在都有質疑餘主席的聲音了,徐佳佳真怕這個事會影響到餘思雅,讓她在同學們中間積累起來的威望就這麽冇了。

餘思雅放下了筆:“徐佳佳同學,別著急,這就是咱們要的效果。放心吧,我已經跟團委的老師通過氣了,他們也非常支援咱們的工作。這才第二天呢,傳播範圍僅僅限於學校,這還不夠。對了,你跟宣傳部的人商量商量,引導一下輿論,暗地裏指使幾個人說學校不管,咱們要聯合其他學校的大學生,彈劾校報和校學生會!”

這不是火上澆油嗎?徐佳佳憂心忡忡地看著餘思雅,真切地說:“餘主席,你……你回家路上小心點。”別讓人給套麻袋了。

餘思雅聽出了她的意思,笑道:“放心,天冇黑我就回家,你們也小心點。辛苦了,我知道這幾天你們的壓力會很大,熬一熬吧,很快就會過去了。”

徐佳佳歎了口氣,要說誰壓力更大,冇人能比得過餘主席了。因為這期特刊上明白地標注了“本期特刊由清河鴨讚助發行”幾個大字,因而也把餘思雅這個風雲人物給推上了風口浪尖。

原本因為去年高考的事,大家對餘思雅和清河鴨都是一麵倒的讚譽,但昨天這個特刊出來,就變成了譭譽參半,如今他們在這樣暗地裏拱火,大家對餘思雅的意見恐怕會更大。

她都感覺壓力特別大,非常擔心,也不知道餘主席還怎麽能如此淡定!如今隻希望這個事快點過去了。

徐佳佳的擔憂不無道理。

餘思雅去上課的時候,發現以前見麵總熱情跟她打招呼的同學,如今好多都疏遠了她。她坐到那一片,那裏的人都要靜默幾秒,然後說話的聲音也特別小。

崔梅拉著餘思雅的袖子,低聲問:“思雅,我聽說校報這個特刊是你們學生會的主意,是不是真的啊?”

餘思雅笑看著她,非常痛快地承認了:“冇錯,是我的主意。”

崔梅眉頭擰了起來,糾結地看著餘思雅。

餘思雅輕輕拍了拍她的手,拿著東西站了起來。

崔梅見了連忙叫住她:“思雅,你,你去哪兒?”

餘思雅指了指後麵的位置:“我去後麵坐。”

崔梅的臉馬上漲紅了,趕緊澄清:“我冇這個意思。思雅,雖然別人都說……但咱們一年多的同學了,我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我相信你。”

“謝謝你相信我。我先去後麵坐兩天,你就當幫我這個忙。”餘思雅小聲說著,並朝她眨了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