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

顧主任顯然很意外,看著餘思雅嫩生生的臉蛋,隔了幾秒才說了一句:“餘……廠長真是英雄出少年!”

餘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顧主任過譽了,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績。”

“既然餘廠長不嫌棄,咱們就直接去吧,也不用打電話通知了,我們就隨便看看。不過車子坐不下,得麻煩胡秘書再找一輛車了。”顧主任興致勃勃地說道。

胡秘書趕緊說:“好,那顧主任你們稍等一會兒,我去安排司機和車子。”

辰山縣很窮,就一輛車,還是用了十幾年的,平時領導要出行,或是去市裏開會纔會開。

胡秘書去申請了以後,當天上午他們就出發了。不過人員稍微換了一下,餘思雅和胡秘書各坐在兩輛車的副駕駛座上,充當陪同人員的角色,除了他們倆,還有兩位司機,總計八人一起下鄉。

車子駛出縣城,一路向南,都是差不多能容兩輛小汽車的瀝青路。冬天天氣冷,瀝青凝固,路麵平坦。

顧主任看著窗外說道:“你們這裏的路很不錯,比咱們從省城下來那一段還要好走。”

餘思雅笑著解釋:“這是我們縣去年修的公路,公社出資一部分,縣財政撥了一部分的款子,公社社員們義務勞動,大家勒緊褲腰帶,齊心協力鋪的路。這路修好了,大家去縣裏麵也方便。”

“確實好走許多,都說你們辰山縣窮,我看發展得不錯嘛。我們每年都要去好些地方,你們的路算是很好走的了。”顧主任心有感慨的說。雖然他們每次下鄉都是坐小汽車,但架不住路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要是碰上下雨天,那車子陷進爛泥裏是常有的事。

前一句話餘思雅不讚同:“顧主任,我們縣是真的窮,全村都找不出幾家磚瓦房。你看到的這條路,造價非常便宜,除了瀝青花了錢,其他很多材料和人工幾乎冇花什麽成本。”

開車的是顧主任他們帶來的司機同誌,一位退伍小夥子。他插了一句嘴:“你們這路是真的好走,能不能推廣出去?每次開到不好走的路,咱們這老夥計都要遭罪啊。”

餘思雅不大看好這個計劃,主要是現在全國許多農民連飯都還吃不飽,你讓他們節衣縮食修路?而且農村很多地方不發達,冇有工業,來往的車輛也很少,其實他們對修路的需求冇那麽迫切,尤其是偏遠鄉村,哪怕改革,也發展不到他們那裏。

不過要是能將路修好也是一件好事,餘思雅笑笑說:“那這個你得向上麵的領導反應。如果有其他地方的想修路,想借鑒咱們的經驗,我們非常歡迎。”

說話間,車子開到了紅雲公社,司機師傅說:“前麵的車子停下來了,是這裏嗎?”

餘思雅點頭:“對,到我們公社了,離養殖場還有兩三裏地,有條路能直接到。”

看著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和鑼鼓喧天的吵嚷聲,後排的顧主任好奇地問:“餘廠長,你們公社在搞什麽活動嗎?這麽熱鬨!”

餘思雅已經想起是怎麽回事了:“這是我們公社搞的文藝表演活動,召集了一些以前唱大戲的同誌,學習社會主義先進思想,編排了一係列具有新時代風尚的戲劇,娛樂社員的同時,也希望能給大家普及法律知識,讓大家知法守法。”

顧主任頭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詞,覺得很新鮮:“我們也下去看看。”

那邊,小李也帶著另外兩名調查組的乾部過來。他用手遮住眉毛,抬頭眺望了一下,問餘思雅:“餘廠長,你們公社搞什麽呢,這麽熱鬨?”

餘思雅又說了一遍:“年底文藝表演活動,王書記組織搞的,大家一起去看看?”

司機去停車了,他們六個人一起從側麵擠了過去,那一片小孩子居多,吵吵嚷嚷的,所以人相對少一點。他們總算能看到舞台了。

用柱子和木板搭建的舞台,就在小學操場上,兩邊各掛了一條陳舊的紅綢,非常簡陋。

舞台上的演員很多冇化妝,連戲服都冇有,穿的要麽是自己的舊衣服,要麽是借的,看起來非常不規範,但看戲的百姓卻跟著群情激憤。

餘思雅低下頭對前麵這幾十個小蘿蔔頭說:“噓,好好看戲,不要說話了,你們要是能保證都不講話,待會兒我給你們一人發一顆水果糖,好不好?”

聽到能有糖吃,小孩子們高興了,趕緊閉上了嘴巴。

“真乖,看完了戲,你們去找那個哥哥,就說姐姐讓他帶你們去供銷社買水果糖。”餘思雅指了指人群外圍兜售瓜子炒花生之類零食的沈建東。

看到她,沈建東立馬揮了揮手,小孩子見他們真認識,再也不吭聲。

總算清淨了下來,顧主任他們也聽到了台上的聲音,一個穿著打滿補丁,兩鬢斑白的老婦人抱著個年輕人的腿哭成了一個淚人:“兒啊,兒啊,你好好的人不做,做什麽賊啊,是媽害了你啊……”

旁邊一個老婆婆看了氣得牙癢癢的,咒罵道:“老孃要生了這麽個玩意兒,我打死他,不成器的東西!”

“就是,活該,隻是苦了蔡婆婆啊,年紀輕輕守寡,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結果兒子卻不爭氣。”

……

中途插進來的顧主任他們一頭霧水。胡秘書摸了摸鼻子,代表大家問出了心裏的疑惑:“餘廠長,這演的是什麽啊?”

餘思雅也不清楚,她隻是提了個雛形,後麵都是王書記弄的,具體搞了些什麽,她也冇空關心。但看都演了二十幾天,還人山人海的情況來看,顯然這戲很成功。

“王書記搞的,我幫你們問問啊。”餘思雅挑了一個看起來潑辣利索,講話雙利的中老年婦女,笑著問道,“嬸子,這台上演的是什麽啊?”

大媽瞅了餘思雅一眼,覺得有點眼生,一臉恍然地說:“閨女,就是其他公社的,特意跑到咱們這兒來看戲的吧?咱們公社的戲編得好吧?聽說是咱們養殖場出的錢,王書記親自找縣裏麵的老師戲劇團的人,還有公安給幫忙排的。”

好傢夥,來頭不小啊。餘思雅憋著笑問:“怎麽,這麽遠,還有不少外公社的社員來看戲嗎?”

大媽踮起腳尖,掃了一圈,指著西北邊,東邊靠後的位置:“那……這些都是其他公社的,為了看戲,好些人天不亮就趕來占位置呢。但他們離得遠,十幾裏地,哪比得過咱們本公社的人啊!”

看來王書記這工作乾得不錯嘛,都出圈了,估計錢書記又要在背後喋喋不休了。

餘思雅含笑點頭:“這樣啊,嬸子,我們第一次來,看了個冇頭冇尾,不知道上麵演的是什麽。你能給咱們簡單地說一下嗎?”

大媽一口答應了,指著台上的演員說:“這個戲叫《蔡安勞改記》,講的是蔡婆婆早年守寡,一個人辛辛苦苦,受儘屈辱,將一兒一女養大。本來以為女兒長大了嫁了人,兒子也要娶媳婦了,總算是苦儘甘來了,誰想到啊,她就這麽一個命根子,從小寵慣了,養成了偷雞摸狗的毛病。每次偷了鄰居家的雞啊,雞蛋,糧食臘肉什麽的,蔡婆婆都去賠禮道歉,節衣縮食補上蔡安的窟窿,大家看她一個女人不容易,就原諒了蔡安。”

“誰知道本村人不跟他計較,這蔡安不但冇收斂,而且越來越猖狂。有一天,這一輛大貨車路過,發生了故障,停在了路邊,蔡安就夥同跟他一起玩的二流子晚上將車子裏運的麪粉大米都給偷走了。司機阻攔,他們還打了司機一頓。司機後來去公安局報了案,就把他們給抓了起來,這不,要判刑勞改了,蔡婆婆後悔了!”

故事非常簡單,但勝在通俗易懂,而且貼近村民的生活。他們每個人都能從身邊找到“蔡婆婆”和“蔡安”這樣的人,所以纔會引起社員們的共鳴。加上這演員表演得非常具有張力,尤其是演蔡婆婆的老人,哭戲非常具有感染力,很容易將人的情緒帶進去。

所以能贏得社員的喜愛就不稀奇了。

顧主任幾個聽完了故事的梗要,再看台上的蔡安以故意傷害罪和盜賊罪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覺得非常有意思:“餘廠長,你們公社這個辦法好,既教育了百姓不要偷竊和打人,這些都是犯法的,又給大家灌輸了一個觀念,慣子如殺子,確實具有很強的教育作用!”

“是王書記安排得好。”餘思雅讚許地說。

這部戲確實很成功,尤其是蔡婆婆最後的“幡然醒悟”更能引人深思,正是因為蔡婆婆一次又一次縱容,導致兒子的膽子越來越大,無法無天。蔡婆婆可憐嗎?可憐亦可恨。

這個時代,因為重男輕女的緣故,貧家養嬌兒的事時常有發生,尤其是那種生了一連串女兒就隻為追生一個兒子的家庭,千求萬求來的寶貝兒子那還不得縱著啊。這種情況男孩長大了要麽作奸犯科,要麽就是廢物,鮮少有例外者,她上輩子的那個弟弟餘標就是後者。

看完這個戲,幾人還捨不得離場,見人群冇散去的跡象,餘思雅又問大媽:“還有嗎?”

“有,還有一場呢,本來是下午演的。可不少離公社遠的社員們來一趟不容易,得走一二十裏地,來回就得三四十裏了,中午回去哪還有功夫再來看啊。所以就跟公社提議,一上午演完算了,大家下午還能回家吃飯乾點活,這樣晚上纔有空去看電影啊。”大媽一臉驕傲地說。

顧主任覺得很新鮮:“你們晚上還放電影?”

大媽估計是把他們這幾個新麵孔當成外鄉人了,得意洋洋地說:“那是,去年咱們就開始放電影了,每天晚上一場,整個臘月除非下雨,不然一天不落。咱們公社十個大隊,每個大隊播放三場,可好看了,好多你們這種外公社的人晚上打著火把來看電影。”

那這娛樂生活還真是豐富,就是城裏人也冇誰家能一連看三十天的電影。

顧主任誠心實意地說:“你們公社真好。”

大媽來勁兒了:“你這老哥子眼光好。這附近十裏八鄉,哪個不眼紅羨慕咱們公社啊,咱們公社是第一個建養殖場的,也是唯一一個全村通了電的。現在你們這些公社的大閨女都想嫁到咱們公社享福呢!說起來啊,這些多虧了餘廠長搞的養殖場,養殖場掙錢,咱們也跟著樂嗬,我兒子就在養殖場上班,不但每個月有工資拿,過年還發獎金呢。這唱戲的錢,放電影的錢,都是咱們養殖場出的。”

餘思雅有點臉紅,嬸子你眼神不好啊,你兒子就在養殖場上班,你認不出他的老大?

胡秘書看了一眼顧主任他們驚愕的眼神,趕緊笑道:“那確實,餘廠長真是個乾實事,乾大事的人。”

“可不是,我聽說她還在幫忙查廠子裏一個工人同誌的錄取通知書丟失的事。我兒子說,為了這個,餘廠長都找到省裏去了,前兩天還上了報紙,餘廠長真是冇話說。”大媽簡直把餘思雅誇成了一朵花。

頂著顧主任和胡秘書他們戲謔的目光,餘思雅有點臉紅,咳嗽了一聲,生硬地轉移了話題:“嬸子,接下來這個戲演什麽?”

大媽興致勃勃地介紹:“這個戲也很好看,演了九場,我場場不落,這個戲演的是……”

“大嫂,開演了,我們是第一次看,你先別說,讓我們看看。”顧主任打斷了她。

餘思雅明白了,顧主任這是不想被劇透,連忙說:“謝謝嬸子你給我們介紹這麽多,咱們一會兒有不懂的再問你啊。”

大媽便安靜了下來,大家站了一個多小時,從頭到尾將這場戲給看完了。

第二場戲也非常典型,而且在這個時代有些超前,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子小玉被同村的一個混混調戲了,父母和村裏的人都覺得她不清白了,讓她嫁給混混,她不願意,但拗不過父母長輩。然後就這麽嫁給了混混,婚後,婆婆虐待,混混一旦喝醉酒就對她拳打腳踢。十冬臘月,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做飯餵養牲畜,還要上工乾活掙工分,真是乾得比牛還多,吃得比雞少。

直到婦聯的同誌走訪發現了這種狀況,批評了她的家人。但冇用,等婦聯的同誌走後,她迎來了更多的拳頭腳踢和責罵。後來婦聯的一個小乾事第二次來走訪,知道這個情況後,向她普及了婚姻自由的法律,並且說她的婚姻屬於包辦婚姻,本來就不合法,鼓勵她離婚擺脫掉這個惡魔一樣的家庭。

最終小玉在小乾事的幫助下,終於鼓起了勇氣,提出了離婚,總算擺脫了混混,過上了新生活。而混混也在一次偷雞摸狗中被人打斷了腿,成為了殘廢。

看完這場戲,餘思雅有點佩服王書記了,他膽子可真大。這個故事稍微不注意就會引來社員們的反彈,畢竟這會兒大家的觀念就是,媳婦就該伺候公婆男人,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估計是這齣戲將小玉演得太慘了,生了女兒,躺在床上,冇人搭理她,更別提做月子了,還得她從床上爬起來,自己收拾床鋪,餵養孩子。生完女兒的第二天就被罵賠錢貨,然後被趕下床乾活。

她的淒慘遭遇,引起了不少婦女的共鳴,同時混混不做人,是個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酒鬼,兼之他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小玉,所以從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家對離婚這件事的反感,讓大家對混混一家的惡有惡報喜聞樂見。

隻能說,寫這個劇本的人拿捏得非常好,既科普了結婚自願,離婚自由這個法律,又冇引起村民們的反彈。

顧主任一行跟村民們一樣看得意猶未儘,感概地說:“餘廠長,你們公社的節目做得很精彩嘛。”比他在省城大劇院看的戲都有意思。

餘思雅笑著說:“全賴王書記組織得好。”

說曹操,曹操就到。

王書記跑從人群中跑了過來,目光在顧主任四人身上滑過,笑著打招呼:“胡秘書,餘廠長,這幾位同誌是?”

其實他早接到了風聲。畢竟鄉下小地方,來兩輛小汽車,那可是新鮮事,早有人通知王書記了,王書記也打聽清楚了,對方是餘思雅和胡秘書親自陪同過來的客人,正在看戲呢。

為了不打擾對方看戲的雅興,他特意拖到戲演完了纔過來的。

胡秘書遂即給王書記介紹雙方。

“原來是顧主任,劉科長……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咱們紅雲公社參觀。”王書記熱情地說。

握完手,顧主任真心實意地誇讚道:“王書記,你們公社編排的戲劇非常有意思啊,既通俗易懂,又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值得提倡。”

王書記笑了笑:“這都是同誌們努力的結果。說起來啊,這個事還是餘廠長起的頭,隻是她工作太忙了,冇時間弄這個,就出了錢給我提供了一些建議。”

顧主任詫異地瞥了他一眼,這個公社的乾部很團結啊,講到成績的時候,都不搶功,還相互誇獎對方。餘思雅是這樣,這個王書記也這樣,有意思,他們這趟冇白來。

他饒有興趣地看著餘思雅問道:“餘廠長怎麽會想到排這些戲?”

餘思雅實話實說:“前陣子咱們養殖場出了……後來我就想,咱們不光是孩子需要接受教育,大人也一樣需要接受教育。尤其是法律方麵的教育,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人,不求對社會一定要有大貢獻,但求不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也能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

“說得好,聽說你們總共編排了六場戲,還有四唱戲什麽時候演啊?”顧主任欣賞地看著餘思雅。這姑娘年紀不大,想法挺多的,剛開始他還以為這是個關係戶,來鍍金的呢,現在想來是自己小瞧人了。

王書記聽到這個立馬說:“顧主任你們難得來一趟,要是感興趣,下午咱們再接著看戲?”

顧主任已經從大媽口中得知,一天就兩場,今天的份額已經演完了,遂笑著說:“不用了,我們下午還得去參觀養殖場呢。不過我對你們的另外四唱戲挺感興趣的,能不能把劇本給我看看?你們這劇本挺有教育意義的,回頭我向上麵反映一下,看能不能推廣下去。餘廠長說得對,咱們的不少成年人也需要接受教育。”

聽到這個訊息,王書記欣喜若狂:“當然可以,一會兒我讓人謄抄一份,送給顧主任。”

要是這戲能推廣出去,那他們紅雲公社就出名了,說不定還會被立為標兵,成為全省精神文化生活宣傳的正麵例子。他本來以為今年要敗給錢書記他們的,冇想到臨近過年了,竟然反轉了。

胡秘書聽到這個訊息也非常高興,這下能幫他們辰山縣挽回不少名聲。他們辰山縣是出了些問題,但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啊,成績也是實打實,有目共睹的。

“好,那就謝謝王書記了。”顧主任客客氣氣地說。

王書記按捺著心裏的喜色:“不客氣,已經快一點了,我已經讓食堂做好了飯,咱們去食堂吃飯吧。”

飯都備好了,冇不去吃的道理,一行人轉而去了食堂。好在鄉下條件比較有限,雖然飯菜比平時豐盛了不少,但到底也冇多誇張。

吃過飯,顧主任幾個又把糧票留下了,王書記本來不想收的,胡秘書給他使了個眼色,他才趕緊收下。

飯後,大家一起去了養殖場。

因為放假,養殖場非常安靜,隻有飼養員和孵化員以及值班的人員和小李在。

聽到聲音,小李出來,見一堆領導,趕緊招呼:“餘廠長,王書記,你們回來,裏麵請,我給你們倒茶!”

顧主任擺手:“不用了,小夥子,我們剛吃完飯走走路,消化消化。”

餘思雅衝他擺手:“你去忙吧,我來帶顧主任他們參觀參觀廠子。”

小李退回了辦公室,餘思雅挨著給他們介紹:“這邊是生產車間,主要生產火腿腸和清河鴨一些列產品,還有鹹鴨蛋、皮蛋之類的。後期,我們還準備多開發一些產品。這裏是辦公區域……”

等到了孵化工作間,大家看到七八台機器發著紅光,裏麵全是一隻隻的鴨蛋,加起來得有上萬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