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

孟宋氏目不直視的走在宮道上,目光偶爾撇到走在前麵給她引路的宮女身上。孟宋氏認得這個宮女,是徐莊妃身邊得用的宮女梨香。

當年在鄖陽府,溫知府夫人說要選丫鬟去伺候服侍曾經的太子如今的皇帝的徐鶯等人時,這還是她幫著甄選的丫鬟。

她至今還記得那時她跪在地上,對著她和溫夫人說:“謝夫人的恩德……”

她那時候看得出來,她並不大願意去伺候徐鶯,在溫夫人身邊,她是第二等得用的人,等過兩年溫夫人身邊一等的丫鬟放出去,她憑資曆憑能力,便能升為一等的丫鬟。到時候鍍層金,找個有本事的管事嫁了,前程和未來都是看得著的。而去了徐鶯身邊,徐鶯能不能得寵還兩說,就算得寵了能不能活下來也是兩說。這樣的情形下,她的前程也跟著茫然起來。

隻是五六年過去了,曾經她看不起卻又刺著她的眼的徐鶯成了高高在上的徐莊妃,她見了也要磕頭恭敬的喊一聲“娘娘。”而曾經她看做螻蟻一般的梨香,如今也跟著雞犬昇天,成了她得罪不起的人物。

孟宋氏不知自己是什麽感覺,但卻絕對不好受。

她又垂下頭,悄悄看了一眼走在她身後半步遠的徐鸞。低眉垂耳,麵色平靜,冇有緊張之色。孟宋氏想,有個寵妃姐姐在宮裏撐腰,底氣到底是不一樣。

她再看看跟在自己身旁另一邊的長女,大概是因為第一次進宮的原因,對皇宮裏既顯得緊張又覺得好奇,眼睛免不了偷偷的四處張望。

孟宋氏不由放慢了腳步,等孟大姑娘走近時,悄悄叮囑了一句:“眼睛別四處胡亂張望,小心冒犯了貴人。”

孟大姑娘聽到母親的叮囑,不由聳了一下肩,這才低頭斂眉起來,迴歸了自己淑女的儀態。而另一邊的徐鸞自然看清楚了她們母女兩人之間的小動作,不由露出一個諷刺的眼神。

一行人一直到了玉福宮中,梨香跟站在門口的宮女低聲說了幾句話,這才轉過頭來,笑著對她們道:“孟大夫人,孟二夫人,孟大小姐,娘娘就在裏麵等您們,請您們跟奴婢來。”

孟宋氏對她笑了一下,十分客氣的道:“勞煩姑娘了。”說著不動聲色的將一個荷包塞到了她的手上。

梨香臉上的表情亦是冇有變化,十分大方的將荷包收了起來,然後引著孟宋氏等人進去。

徐鶯坐在殿內的小榻上,穿著一身藕荷色魚戲蓮花的衣裙,頭挽著鳳傾髻,髮髻綰著的一根赤金鳳尾簪,鳳嘴處垂落下下來的一顆東珠正好貼在額頭用硃砂點出的一顆硃砂痣上。硃砂令她清麗的臉龐平添出一絲嫵媚,東珠散發出來的光芒則令她變得貴氣奪人。彷彿任何一個人站到她的身旁,都會顯得暗淡無光。

孟宋氏想,她彷彿越來越漂亮了。

剛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啊。想著低頭看著自己,三十歲的年紀,女人最美好的年華已經過去了,正一天一天的老去。難怪他會看不到她,滿心滿目都被她吸引。

孟宋氏也隻是小怔了一下,然後便帶著徐鸞和孟大姑娘一起上前去,對徐鶯跪了下來拜見,道:“見過娘娘,娘娘萬事如意。”

徐鶯讓梨香將她扶了起來,然後笑著道:“孟夫人不用多禮。”說著又道:“本宮正想請你進來說說話呢,冇想到夫人先遞了摺子求見。”說完令人給她們賜了座。再接著又望向她身邊的孟大姑娘,又問道:“這位是令千金吧?”

孟宋氏恭敬笑道:“正是小女,她在家中排行最長,閨名麗娟。”說著對孟大姑娘道:“娟姐兒,去過去給娘娘請個安。”

孟大姑娘未見扭捏,十分大方的道了一聲是,然後上前幾步對徐鶯屈了屈膝,道:“見過娘娘,娘娘萬事如意。”

徐鶯打量了她幾眼,看起來十三四歲的年紀,模樣已經漸漸長開了,她的模樣與孟宋氏和孟敷皆是不大相像。孟宋氏是圓臉,但孟大姑娘則是鵝蛋臉中帶點尖尖的瓜子臉,柳眉彎彎,明眸皓齒,臉上帶著一股嬌俏之意,看起來十分的討喜。是那種讓人看了,就會心生喜歡的類型。

細看起來,她比孟宋氏要長得漂亮。孟宋氏也不是不漂亮,但隻能算是中上之姿,加上她臉上無論再怎麽笑,都帶著一股陰鬱和不平之氣,便又減損了她的姿色。而孟大小姐則是上等美人之姿,加上臉上總是帶著淺淺的笑意,令人感覺十分舒服,如同沐浴在春風中。

徐鶯亦是心生喜歡,不由生了親近之意,拉了她的手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孟大姑娘笑著道:“回娘娘話,三月剛過了生辰,臣女滿十三歲了。”

徐鶯點了點頭,不過她有些不明白的是,孟宋氏今日將她一起帶進宮來是什麽意思。她原本還以為她隻是想賣她的好,將徐鸞帶進來見她。

想著又看了看孟大姑娘,十三歲的年紀,差不多是相看人家的時候了。難道孟宋氏是想要將女兒帶進來,得她一句讚賞,給女兒漲行情不成。

結親是結兩性之好,但有時候也會看一看對方的親戚家。孟宋氏的孃家崇安侯府從前跟在莊王後麵上躥下跳,之前請先帝廢太子的時候,崇安侯府被人利用又蹦躂得最歡,等皇上登基,除了抹了崇安侯府中幾個人的官職之外,並未對崇安侯府如何。但就這樣,崇安侯府也從是落敗了,別人看著皇上的態度,對崇安侯府恨不得離得遠遠的,崇安侯府現在就如同在風雨中飄搖。

結親雖然主要看的是父族,但崇安侯府是孟大姑孃的外家,多多少少還是會影響了孟大姑孃的親事的,加之孟宋氏現在冇有兒子,孟大姑娘冇有兄弟,越加會在婚事上少一重保障,這種時候,孟宋氏想要藉助外力提高女兒的

身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徐鸞嫁到孟家,就是為了徐鸞在夫家能生活得順當一些,也不介意給她這個麵子。何況,她對孟大姑孃的第一眼緣還真的是挺好的。

想到這裏,徐鶯不由笑著誇她一句道:“真是個漂亮大方的姑娘。”說著吩咐梨香道:“你將本宮梳妝檯上放著的一支翡翠梅英采勝簪拿過來。”

梨香道了一聲是,然後很快便將放著簪子的匣子拿了出來,捧給了徐鶯。徐鶯接過來放到孟大姑娘手上,道:“這個你拿去戴吧,十三四歲的姑娘,正是該打扮起來的時候。這麽漂亮的姑娘,打扮起來一準迷倒一溜的年輕公子。”

孟大姑娘臉紅了一下,麵上帶了幾分羞意,但仍做大方的跟徐鶯道謝道:“謝娘娘。”

徐鶯笑著點了點頭,讓她重新坐下,這纔有機會跟孟宋氏說話道:“鸞兒嫁進了你家,可都還懂事吧,可有給夫人填麻煩。”

孟宋氏淡笑道:“娘娘客氣了,二弟妹最是沉穩伶俐持重之人,再冇什麽可挑剔的了。”

徐鶯笑著跟她道:“夫人也不用跟本宮說客氣話,本宮這個妹妹的性子,本宮再清楚不過。隻是她性子雖然有些淘氣,但心地是好的。萬一她做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勞煩夫人看在本宮的麵子上,耐心的教導她。夫人心性高潔,相夫教子,輔佐丈夫,據本宮所知,妹夫亦是夫人照顧長大的,此種心性品德,實在令本宮佩服。若是鸞兒在能夫人旁邊學得一丁半點,本宮就知足了。”

孟宋氏連道:“當不得娘娘如此誇獎。”

徐鶯道:“是夫人謙虛。”

孟宋氏冇有再說話。

接著兩人又是客氣疏離的說了一會兒話,兩人各自一板一眼的問完“你好嗎?”“你家男人好嗎?”“你家姑孃兒子好嗎?”之類的話,然後便有些無話可說了。屋中一時安靜下來,兩人都顯得有些不自在。

徐鸞在旁邊一直給徐鶯使眼色,徐鶯明白她這是想要單獨和她說話。徐鶯正想著讓孟宋氏帶著孟大姑娘去去別的屋子坐一會,結果同樣看到了徐鸞的小動作的孟宋氏十分知趣的站了起來,對徐鶯道:“娘娘,您和二弟妹許久未見,讓二弟妹陪你在這裏說會兒話吧。我帶小女去蘊壽宮探望貴太妃。”

貴太妃便是原來的蕭貴妃,先帝大行後,新帝要對先帝後宮的那些妃嬪進行榮封,蕭貴妃便由貴妃升為貴太妃。

她當貴妃時,住的是臨華宮,便是如今趙嫿所居的宮所。等新帝登基後,先帝的妃嬪要給新帝騰地方,她便和其他太妃太嬪搬到蘊壽宮去了。

皇帝當太子時,蕭貴妃因為生了兩個兒子,又加上得寵,也十分的能蹦躂。隻是等先帝一去,她倒是消停下來了。不過也是蹦躂不起來,她的孃家和從前投靠在她身後的人被皇帝削得厲害,她就是蹦躂也冇有替她出頭的人。何況先帝是死在她宮裏的,雖然不是死在她**,但那宮女卻是她安排的,這事她乾淨不了。萬一惹惱了皇帝,拿這個擼了她的太妃位都有可能。更別說現在她兩個兒子都要在皇帝身下討生活,小兒子還冇娶親建府,她還指望皇帝大人不計小人過,讓她小兒子順利的封王建府呢。

所以現在貴太妃龜縮在蘊壽宮裏,比那些冇生下子嗣的太妃太嬪還聽話。那些冇有兒女的太妃太嬪,秉持光腳不怕穿鞋,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又憑著侍奉過先帝,偶爾還去皇後麵前鬨一鬨,但貴太妃可從來都是乖乖的,受了委屈都不敢吱一聲。

隻是如今貴太妃這樣,別人輕易都不大願意再和貴太妃扯上關係,徐鶯冇想到的是,孟宋氏還會主動提出要去探望貴太妃,這倒是算得上有情義了。

但徐鶯也冇有多想,點頭便同意了,又令梨香親自送她們過去蘊壽宮。

等孟宋氏和孟大姑娘走後,徐鸞便馬上換了個位置坐到了徐鶯的跟前來,展開笑臉剛想跟徐鶯說話,但接著想到什麽,又不高興的對徐鶯道:“你乾嘛對她這麽客氣,搞得她纔是娘娘一樣。”

徐鸞和徐鶯的關係在這一兩年彌補了很多,現在關係前所未有的親近。而兩人關係親近起來後,徐鸞以前那些小毛病也時不時出來了,有時候甚至顯得冇大冇小。

徐鶯有時候也感覺無奈,便如此時,徐鶯聽著她的話,便不由撫了撫額,心裏歎一句:又來了。

徐鶯拍了一下她的腦袋道:“什麽她啊她的,那是你嫂子,你對人家尊重一點。”說著頓了下,又道:“就你這學不乖的性子,遲早還得吃虧,我不對她客氣一些,好讓她多擔待著你些,你以為你能在孟家過得順當。”

徐鸞不滿的道:“那也要她能讓人尊敬得起來,姐姐,你不知道,她做的那些事真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成親前,她想將相公的那個通房留下來那件事就不用說了,膈應得她要死。還有成親後,她時不時裝作無意,明裏暗裏提起她當初跟馮家那王八蛋的事,更讓她心生不喜。

是,當初的事是她錯了,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這並不表示她就喜歡別人時不時提起自己的錯處來,更用一種直白的瞧不起她的眼神看她。

就她端正,就她冇犯過錯,就她是個規矩人,別人都是該侵豬籠的人。她要是真那麽心性高潔也就罷了,但她做的那些事同樣令人不齒。別以為她不知道她將娟姐兒帶進來是打什麽主意,她都替她害臊了。

徐鸞心裏惱著,正要跟徐鶯數落她的罪證,隻是徐鶯聽她抱怨孟宋氏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她跟孟碩剛成親那會,每來見她一次就是抱怨一次。徐鶯不想聽她叨唸那些事,先打斷她道:“那也是你先行事不端,這纔給人家落下了話柄。”說著又跟她道:“所以以後行事

你要想想後果,女兒家的名聲貴如金,不要隨隨便便糟蹋。”

徐鸞有些不高興的噘起嘴來。

徐鶯見她不想聽,也不再多說,免得她聽多了反而起了反骨,轉而道:“你剛進門,要多擔待一些,她對你丈夫有撫養之恩,你更要多敬著她一些。反正你又不是跟她一起過日子,你現在要緊的是抓住妹夫的心。夫妻關係融洽,你的日子才能好過。”

說著又問道:“妹夫和你的關係改善些了冇有,還是跟以前一樣?”

徐鸞聽得頓時頹喪起來,臉上鬱鬱的道:“還是老樣子。”

孟碩對她也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尊重她,就是兩個人太相敬如賓了,然後就真的成了“冰”了。孟碩對其他姑娘不上心,但同樣的,對她也不是那麽不上心,又時候她都主動了,他也冇有半點迴應。但徐鸞也冇有理由責怪他,他不是不跟她同房,隻是同房少而已,他也不是寵愛其他的丫頭來打她的臉,他是一心隻讀聖賢書而已。

自讀書科舉大如天,你總不能怪他讀書太刻苦而冷落了她吧,就是說出去也是她冇理的。

隻是夫妻這樣不和諧,徐鸞心裏到底還是覺得挫敗的。

而且徐鸞還有一層不敢跟別人說的想法是,或許孟碩不是不懂風情,而是因為她以前和馮大的事心裏有芥蒂,所以故意裝作不懂。他聽從兄長的心意娶了她,但卻關上了自己的心,並不準備接納她。

可是這怪誰呢,隻能怪自己,怪自己年輕不懂事。

徐鶯也無奈,她可以幫徐鸞在孟家立足,但夫妻之間的事,卻不是她這個外人能插得進去手的。

徐鶯握了握徐鸞的手道:“慢慢來,你隻要真心實意的對他好,他總有一天會看到你的好的。”

徐鸞點了點頭,跟著想到什麽,又帶著些期望的望著徐鶯道:“姐姐,皇上這樣喜歡你,要不你教教我,怎麽才能讓男人喜歡我。”

徐鶯道:“敬他愛他相信他,隻有你敬他愛他相信他了,他纔會敬你愛你相信你。”

徐鸞有些失望起來,這聽起來好有道理,但做起來都跟冇說一樣。他都不給她機會,她怎麽敬他愛他相信他。算了,每個人的情形不一樣,姐姐的方法也未必適用於她。

徐鸞冇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又說起道:“剛纔被你打斷了,有件事我要提醒你呢。你防著我大嫂點,特別是別讓娟姐兒靠近皇上。你道她今日為什麽帶娟姐兒進宮來,她想讓娟姐兒進宮呢。”

徐鶯笑道:“你別胡說八道,現在還在國孝中呢,何況娟姐兒也才十三歲。”

徐鸞道:“你覺得這很可笑是不是,我也覺得挺可笑的,但這就是事實。你別不信,娟姐兒雖然才十三歲,但她發育得比別人早些,現在看著可十四、五的模樣了。”說著在自己的胸脯上比了比,又接著道:“你看到娟姐兒鼓起來的胸脯冇有,正常姑孃家十三歲可冇這麽大,我都懷疑是大嫂給她吃了什麽東西催熟了。”

徐鶯在她身上拍了一下,羞笑道:“果然是成了親的人了,說話也冇個正形,你也不害臊?”

徐鸞卻十分認真的道:“我跟你說正經的呢。大嫂前段日子請了宮裏的麽麽來教娟姐兒,學的都是宮裏的規矩。而且我不小心偷聽過大嫂跟她身邊的麽麽說話,她可是真有這樣的打算。娟姐兒現在是十三歲,但等明年開春選秀的時候,她就十四歲了,一般姑娘十四歲也可以嫁人了。更別說選秀選的本來就是十三歲到十七歲的女子。而且你看看娟姐兒的模樣,看起來雖然不是絕色,但比她母親強多了,她又是那種越看越舒服的類型,我這樣不喜歡大嫂但對娟姐兒卻討厭不起來,說不定男人也愛她這一款。”

徐鶯聽著漸漸沉思起來,倒是有些相信她的話了。

徐鸞繼續開口道:“皇上年輕,後宮的人少,有姐姐的例子在前,有誰不想讓自家再出第二個姐姐。她現在帶娟姐兒進宮,也不是為了要娟姐兒跟皇上發生點什麽,畢竟如姐姐說的,現在在國孝中呢。但隻要能遇見皇上,給皇上留個印象,等明年選秀的時候說不定就多了一份勝算。”

徐鶯道:“她怎麽就敢保證一定能在我這裏遇上皇上。”

徐鸞道:“你傻啊,一次遇不上就來兩次,兩次遇不上就再多幾次嘛。皇上常來你這裏,總有一次能遇上的。”

正說著,梨香從外麵走了進來,徐鶯見到她,開口問道:“如何,可將孟夫人和孟大小姐送到蘊壽宮去了?”

梨香回答道:“已經送過去了。”說完又顯得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徐鶯見了,不由問道:“怎麽了?”

梨香這纔開口道:“奴婢帶孟夫人和孟小姐過去時,在路上遇到了皇上。皇上問起來,便和孟小姐多說了幾句話。”

這便是有情況發生了,不是皇上表現有異狀,就是孟夫人或孟大姑娘有不妥的舉動讓梨香看出了什麽來。要不然,梨香絕對不會特地跟她說起這件事。

徐鸞看了徐鶯一眼,對她露出一個“看吧,我就知道是這樣”的眼神。

徐鶯對著徐鸞淺淺笑了一下,冇有說話。她不知道孟宋氏和孟大姑孃的行事有冇有不妥之處,但她相信皇帝。至於孟宋氏,就算她真有這樣的心思,孟敷隻怕也不會讓她這樣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