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采薇

夏曆三月初三,春和景明,曲水流觴。

碧波之上,一方拱台連接兩岸,公卿貴族列座周圍,正在提筆作畫。

長樂郡主坐在觀禮台上,身姿端方,小扇半掩麵容,柳眉杏眼,朱唇若隱若現。

宦官在旁宣讀:“今日上巳,群賢畢至,以畫會友,以慶佳節。

今日畫魁,郡主親購,藏於宮 廷,流傳萬世。”

用以計時的香爐裡,一炷香還剩大半。

潘檜不慌不忙,一邊抬眼瞄著郡主,一邊在畫紙上塗來抹去。

那宣紙上的郡主形象,可謂慘不忍睹。

然而,潘檜的小廝趁著上前遞墨,偷偷從袖管裡取出一卷畫紙,潘檜迅速掉包,撫平畫作,裝模作樣地勾勒起來。

眾公子陸續畫完,紛紛展示畫作。

有人畫山水,有人摹花鳥,輪到潘檜,他展開畫卷,長樂郡主的工筆肖像躍然紙上,柳眉杏眼,栩栩如生。

圍觀的百姓紛紛驚呼,有人褒揚:“潘廷尉的公子真是筆力驚人,才華橫溢!”

也有人嘀咕:“如此遙遠的距離,還能將郡主的眉眼畫得細緻入微,莫非潘公子眼力異於常人……”潘檜自鳴得意,嘴角禁不住上揚。

畫呈到郡主麵前,郡主也麵露欣賞,微微點頭。

宦官會意,當場宣佈:“今日畫魁,乃是潘……”“——等等!”

一聲喝止如驚雷,打斷了宦官的宣讀。

眾人紛紛回頭張望,隻見一個和風霽月的公子駕著馬車,沿著河邊而來,馬車中依稀有一人影。

馬車裡是誰,竟能讓堆金積玉的上官蘭為他駕車?

人頭攢動,議論紛紛之中,馬車停下,眾人瞬間屏息。

一雙皂靴落地,修長的白衣身影映在水中,沿著水邊走向拱台。

“潘公子?”

“潘樾,真的是潘樾!”

“冇想到潘檜的哥哥,竟如此俊美!

雖是兄弟二人,卻一點也不像呢!”

……少女們竊竊私語,興奮溢於言表。

周圍眾多衣著華麗的公子們彷彿黯然失色,潘檜牙關緊咬,恨不能當場給潘樾一拳。

郡主依然端坐,微微蹙眉:“潘樾?”

宦官附身貼耳:“他是潘廷尉家的庶子,潘檜長兄,上月剛提為禦史,如今可是京城裡數一數二的風流人物。”

潘樾拱手作禮,舉目望向郡主,麵若冠玉,眉目含笑。

“郡主, 我來遲了,不知還能畫否?”

郡主的目光落在香爐之上。

“一炷香馬上燃儘,公子怕是來不及了吧?”

潘樾淡淡一笑:“無妨。”

在眾人翹首圍觀下,潘樾撫平宣紙,提筆作畫。

白袍衣襬隨意垂落在地,他的姿勢也氣定神閒,握筆的手骨節分明,一枚翠玉扳指色澤溫潤,恰如其人。

素筆利落勾勒,畫的是遠山黛影,水邊樹,天上月。

潘檜站在旁邊,撇嘴評論:“哼,普通山水,不過爾爾。”

潘樾揮毫,遠山漸多層次,水也皺出紋路,而月亮竟生出翅膀。

筆若遊龍,有人驚撥出聲,眾人也陸續觀察出了端倪。

這不僅是一幅山水畫卷,還是郡主的側影。

水邊的樹木,影影綽綽用筆清淡。

鬢邊畫出萬道霞光,鳳釵墜珠,彷彿在晚風中搖曳。

而臉部留白,令人無限遐想,既大氣又婉約,似有情又似無情。

香燃儘,灰落下,潘樾放筆,眾人先是瞠目結舌,繼而齊聲喝彩。

隻有潘檜,咬牙切齒。

小廝將畫遞給宦官,宦官呈到郡主麵前。

她放下了手中一首持的扇子,端詳筆墨,眼裡滿是欣悅。

“眼中盛山水, 鬢邊生晚霞。”

潘樾說完,展顏一笑。

桃李春風,郡主看呆了眼。

在眾女子癡癡的目光中,潘樾拱手向郡主行禮道彆,轉身而去。

那一刻,他原本麵若桃李的臉,瞬間冷若冰霜。

*潘府高門大戶,庭院幽深。

潘樾剛邁進門檻,侍從阿澤就迎了上來。

“公子,你又去哪兒了, 老爺他……”咣啷!

阿澤話音未落,大堂裡摔茶杯的聲音就隔牆傳出。

“把那個逆子給我找回來!”

潘瑾的聲音怒不可遏,潘樾卻繼續閒庭信步,慢悠悠走進大堂。

隻見茶杯碎片散落一地,潘家老爺鐵青著臉,潘樾語氣輕慢道:“父親找我?”

潘瑾轉頭看向兒子,心生一陣厭惡。

潘檜本來坐在旁邊,一見潘樾,倏地彈了起來,開始煽風點火:“爹,你看他這什麼態度?

今兒在弋水邊上,他故意諂媚郡主, 攪黃我的好事, 他就是故意的!”

“原來弟弟屬意郡主啊,為何不早說?”

潘樾故作驚訝道:“若事先知會一聲,我自然不能奪人所愛, 隻是郡主今日既接了我的畫,那弟弟恐怕,就再難有機會了!”

潘樾的從容淡定,將潘檜愈發襯托得像跳梁小醜。

潘檜漲紅了臉,一把抓住潘樾前襟,卻被父親打斷。

“檜兒,你先出去。”

父親態度威嚴,潘檜隻好鬆手,憤憤離去,還不忘撞一下潘樾的肩膀。

潘樾輕蔑一笑,慢條斯理地撣平胸前褶皺,坐下喝茶。

“潘大人還要與我算賬嗎?”

他語氣譏諷。

潘瑾揹著手踱步,終於 說出口:“這些日子你蓄意攀交朝中權貴, 處處與我作對。

如今檜兒與郡主聯姻,關乎我們潘家的榮辱,你也要從中作梗!

你到底想要什麼?”

潘樾舉起茶杯,輕呷一口。

“兒子想要什麼,父親心裡,不是很清楚嗎?”

潘瑾的臉色愈發陰沉:“你威脅我!”

“父親言重了。

我不過區區庶子,能有什麼作為,兒子不過是想尋一人尋不到 ,無聊,隻好找點樂子,打發打發時間罷了。”

“……”潘樾與潘瑾對視,笑意盈盈,眼神卻毫不退讓。

“沒關係,父親可以慢慢想,反正兒子有的是時間。”

潘樾慵懶地站起身來,說:“正好郡主約我賞花, 我便先去散散心也無妨。”

潘樾轉身,向門口走去,潘瑾卻突然開口:“你找到她又能如何?”

“這就是兒子自己的事,就不勞父親大人費心了。”

潘瑾猶豫片刻,終於痛下決心,語氣深沉——“好,我告訴你她在哪裡,但從今以後,你與潘家,就再無瓜葛!”

潘樾站在門檻處,回頭邪邪一笑。

“一言為定。”

*午後。

書房中,硃砂顏料擺在案頭,毛筆蘸下去,飽滿欲滴。

潘樾隻披著寬鬆的薄衣,手持畫筆,在案幾前專心作畫。

清風吹起他寬大的衣袍和飄逸的長髮,顯得清瘦孤冷。

宣紙白捲上,一筆落下,均是緋紅一片,桃花成群。

層層花瓣之間,是一副女子麵孔。

十年了,我終於知道你去哪兒了。

他如此想著,提筆勾畫眼眸,那瞳孔幽深,透徹,彷彿能將世間所有人看穿。

在百裡之外,月黑風高的夜晚,亂葬崗上鬼火磷磷,紙錢飛舞。

一個少女躺在棺材裡,衣衫破舊,雙目緊閉,麵無血色。

棺材之外,夜霧瀰漫,兩個盜墓賊打著燈籠,提著鏟子偷偷摸摸而來。

“這亂葬崗能有啥值錢的東西?”

“這你就不懂了吧,翠雲樓剛死了一個花魁, 她穿的戴的,肯定值不少銀子。”

兩人加快了腳步,卻聽到不遠處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有一個女鬼在說話:“嗯,這裡睡得還算舒服。”

兩個盜墓賊瞬間腿軟,顫抖著提起燈籠照去,隻見一隻手從墓穴中伸了出來,然後是一張長髮遮麵的慘白臉孔,臉上一道長長的刀疤!

“你們是在找我嗎?”

女鬼看著他們,咧嘴一笑。

在燈籠光照下,那刻著扭曲疤痕的笑臉格外詭異,兩人幾乎魂飛魄散,手上的燈籠隨之掉落。

“鬼……鬼啊!”

“我的親孃啊!”

等到兩人連滾帶爬地逃走,楊采薇才伸了個懶腰,從墓坑裡爬了出來。

她撩開垂在鬢邊的亂髮,憤憤道: “挖墳盜墓,死人就冇有尊嚴嗎?”

棺材旁的女屍還躺在地上。

楊采薇蹲下去,一邊仔細替她整理衣裝,一邊對她說:“你彆怕,我是義莊收屍人, 我來葬你。

以後這裡就是你的家了。

我剛替你試過了,大小長短軟硬都剛剛好,你躺進去,一定會很舒服的。”

她把女屍拖入墳坑,拿過一床草蓆,輕輕鋪在女屍身上, 就在要蓋住女屍臉的時候,女屍突然睜開了眼!

楊采薇嚇得驚叫一聲,坐倒在地。

墳坑裡再無動靜,原來隻是詐屍。

楊采薇過去探了探鼻息,發現她確實死透了, 但懷中有什麼東西反著月光,原來是信封一角。

楊采薇抽出信封,裡麵是兩個玉鐲,還有一封手信,上書:父親大人親啟。

“自娘死後,女兒身入青樓,爹爹不肯相認。

如今病重難治,女兒彆無他願,隻想死前再見爹最後一麵……”那女屍死不瞑目,眼角似有淚痕。

楊采薇同情地歎了口氣,輕輕一撫,替她合上了雙眼。

次日清晨,禾陽城裡,百姓人來人往。

小吃攤冒著熱氣騰騰的蒸汽,有農婦在賣瓜果蔬菜,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楊采薇揹著一隻竹筐走在路上,竹筐上蒙著一塊白布,還插了一束野花。

她用鬥笠遮住了半張臉,低頭而行。

路人與她擦肩而過時,紛紛掩鼻嫌棄。

“這大清早的,真是晦氣!”

“這不是義莊搬死人那個醜八怪嗎!”

……甚至有幾個孩童跳了出來,向她扔菜葉子和臭雞蛋,一邊唱起童謠:“醜八怪,八怪醜,十人見到九人愁。

豬嫲見到會咂嘴,蛤蟆見到也搖頭!”

楊采薇無語,歎了口氣,上前對孩子們親切地說:“小朋友,我今天帶了個新夥伴一起上路,他很有意思的,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孩子們好奇,紛紛走上前去。

楊采薇伸手拉開竹筐上蒙著的白布,露出裡麵的東西:除了鋤頭、布條之外, 赫然可見一具骷髏!

“好玩嗎?”

孩子們大驚,紛紛後退。

“不玩啦?”

楊采薇遺憾地喊,還裝作過意不去:“ 哎呀,是我不小心,嚇到你們了。

這骷髏每次埋了都會自己爬出來,抓到人就不撒手,你們彆怕,他隻是想交朋友, 哎哎,你們彆走啊……”孩子們都嚇哭了,尖叫著紛紛撒腿逃離。

哼,想整她?

她早有準備。

楊采薇蒙上白布,準備離開,但感覺脖子空空落落的。

玉佩呢?

她隻好彎下身來,在滿地垃圾裡翻找。

這時,一個西五歲的男童走了過來,楊采薇注意到,他脖子上戴著一個銀製長命鎖。

“這個……你剛纔掉的。”

男童把玉佩塞到她手裡,那玉佩潔白無瑕,刻著一個“女”字,正是她丟失之物。

“謝謝你啊。”

楊采薇溫柔地說。

男童靦腆一笑,轉身跑開了。

楊采薇來到包子鋪前,笑臉相迎的攤主一看見是她,立刻變臉,抓起掃帚轟趕。

“這是你來的地方嗎?

快滾, 彆影響我生意!”

楊采薇趕緊揚起手中的信,說:“大叔,是你女兒托我來的。”

“我冇有當妓女的女兒!”

楊采薇暗歎一口氣,心想果然如此,繼續說:“你女兒己經死了,她給你留了一筆積蓄!”

聽到積蓄,攤主眼睛冒光,一把搶過信,後娶的老婆和兒子也湊了上來。

信上寫著,這對玉鐲值不少銀兩,是女兒畢生積蓄。

“鐲子呢?

鐲子在哪兒?”

攤主急切地質問。

“埋在亂葬崗你女兒墳前,上麵有三塊石頭做為標記。”

攤主三人爭先恐後地就往外趕,信紙己被隨手丟在了地上。

楊采薇看著他們的背影,默默把信紙撿起來。

她想起那女子生前秀麗的麵龐,在心裡對她說:我讓你爹去見你了,隻是不知道這樣的最後一麵,是不是你想要的。

信紙扔進爐火,灰燼飛揚,如魂魄般飄散了。

楊采薇回到義莊,院落年久破舊,牌匾上都結了蛛網。

房間裡也是家徒西壁,楊采薇放下竹筐,把身上的銅板掏出來,扔進陶罐,又拿起來搖了搖,叮叮噹噹,甚是清脆。

這錢聲,舒坦。

“師父,我回來了!”

她一邊喊著,一邊走向大堂。

隻見內院停滿屍體,但不得不說,那些人被擺放得整齊有序,每張案板旁都插著野花,遠遠望去,竟有幾分溫馨。

滿頭亂髮的縣衙前任仵作老薑頭,正俯身在長案旁工作,手法熟練,表情專注。

“我找到死因了!

我找到死因了!”

他突然興奮起來,大喊:“丫頭你過來看!”

楊采薇聞聲上前,老薑頭舉起一隻發黑的薄銀牌,興奮地分析起來:“看手型,死者死於寅申巳亥西個時辰。

銀牌發黑,說明他口中有毒。”

他又拿起另一隻通亮的銀牌,“但胃部卻冇發現中毒痕跡,你知道為什麼嗎?”

“是啊,為什麼?”

“因為口中之毒是掩蓋真正死因的障眼法。

你看死者的西肢,屍斑分佈於上下肢遠端, 死者根本不是死於中毒,而是被凶手吊死的。”

楊采薇望著案板上的“死者”,接受屍檢的並不是人,而是一隻青蛙。

她己經習慣了師父瘋癲的模樣,每次都隻好配合。

老薑頭愈發亢奮:“任何殺人案都有凶手, 我找到了真正的死因,說明凶手很快就會落網了。”

楊采薇看師父揮舞著刀,十分危險,哄騙道:“師父,凶手很可能還在義莊,要麼這樣,咱們分頭行動,您去追凶手, 屍體交給我來處理。”

“好,就這麼定!”

老薑頭把刀遞給楊采薇,自己在院子裡兜起圈來,西處仔細尋找。

楊采薇這才鬆了一口氣,拎起那隻青蛙。

“怎麼處理你好呢,清蒸還是紅燒?”

院門口傳來敲門聲。

官差連門檻都不願踏入,對裡麵喊道:“醜八怪,城東李宅收屍!”

“來了!”

少女清脆的聲音隔門傳來。

一陣陰風吹過,那破舊的牌匾在風中傾斜,搖搖欲墜。